針灸科之針灸的使用方法
時間:2014-12-25來源:求醫網
我們知道針灸科的針灸治療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放法。但是我們對針灸科之針灸的使用方法是存在疑問的。針與灸是治療方法的兩個方面,多用針法來治療急性病,用灸法來治療慢性病。和中醫的方劑治療方法相比較,針灸治療的特點是療效快、簡單、便宜。
下面介紹針灸科之針灸的使用方法:
一、進針法
1、指切進針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指端切按在穴位上,以右手持針,緊靠指甲面將針刺入腧穴。主要適用于短針的進針。
2、夾持進針法:以左手拇、食兩指夾住針身下端,將針尖固定在所刺入穴位的皮膚表面,右手捻動針柄,將針刺入。主要適用于長針的進針。
3、舒張進針法:用左手拇、食兩指將所刺穴位部位的皮膚向兩側撐開,使皮膚繃緊,右手持針,將針刺入。主要適用于皮膚松弛部位的進針。
4、提捏進針法:用左手拇、食兩指將針刺部位的皮膚提起,右手持針從提起的皮膚上端將針刺入。主要適用于皮肉淺薄部位的進針。
二、行針法
進針后,為了使患者產生針刺感應,而行使一定的手法,稱為行針,包括基本手法和輔助手法。
1、行針的基本手法
提插法。將針從淺層插向深層,再由深層提到淺層,反復上提下插。
捻轉法。將針左右來回捻轉。
2、行針的輔助手法
循法:用手指順著經絡的循行路線在腧穴的上下輕柔地循按。
彈法:在留針的過程中,用手指輕彈針尾或針柄使針身輕微震動。
刮法: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針尾,用食指或拇食、中指的指甲由下而上地刮動針柄。
搖法:用拇、食二指捏住針柄,像搖鈴樣輕輕搖動針柄,使其左右擺動。
飛法:手持針柄細細捻搓數次,然后張開兩指,一搓一放,反復數次,狀如飛鳥展翅。
震顫法:手持針柄,用小幅度、快頻率地提插捻轉,使針身輕微震顫。
四、補瀉手法
1、提插補瀉
提插補法:先淺后深,重插輕提,提插幅度小,頻率慢,操作時間短,以下插用力為主。
提插瀉法:先深后淺,輕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頻率快,操作時間長,以上提用力為主。
2、捻轉補瀉
捻轉補法:捻轉角度小,頻率慢,用力輕,操作時間短;或拇指向前,食指向后,以左轉用力為主。
捻轉瀉法:捻轉角度大,頻率快,用力重,操作時間長;或拇指向后,食指向前,以右轉用力為主。
以上就是關于針灸科之針灸的使用方法的詳解介紹,除了以上介紹之外,補瀉手法還有疾徐補瀉法,疾徐補法。進針時徐徐刺入,少捻轉,疾速出針;疾徐瀉法。進針時疾速刺入,多捻轉,徐徐出針。
查看更多關于針灸科之針灸的使用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