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病眼腫瘤的檢查診斷
時間:2015-03-21來源:求醫網
常見的眼眶腫瘤,成年人與兒童的病種是不同的,成年人的腫瘤包括海綿狀血管瘤、淚腺良性和惡性腫瘤、血管畸形、皮樣囊腫、神經鞘瘤等。眼眶腫瘤的診斷,一般不很困難,良惡性的鑒別也都能從臨床表現和X線攝片上得到比較有價值的線索。在診斷眼眶腫瘤的過程中,還必須根據鼻腔和鼻竇的癥狀、全身健康情況和系統病史以排除腫塊來自眶外的可能性。
超聲檢查:是一種利用超聲波在人體組織中傳播的反射特性形成波形和光點圖像,以此顯示人體結構和組織病理改變的診斷方法。超聲檢查對人體無害,操作簡單,應用十分普遍,已經成為眼科臨床不可缺少的診斷工具。它的主要特點是具有較高的軟組織分辨力,對病變性質的判斷及其與眶內正常組織結構的關系都有良好的顯示。
超聲檢查包括A型超聲、B型超聲、超聲生物顯微鏡(UBM)及彩色多普勒超聲成像(CDI)。對眶內病變的組織學判斷主要根據其位置、形狀、內回聲(內反射)及血流狀況。
球后脂肪在超聲上呈強回聲(B型超聲)或高反射(A型超聲),眶內幾乎所有病變回聲均低于脂肪。眶內常見的良性腫瘤如海綿狀血管瘤、神經鞘瘤和淚腺良性多形性腺瘤等均呈圓形或類圓形,前兩者多位于肌錐內,而后者位于淚腺窩。海綿狀血管瘤為眶內最常見的原發性腫瘤,與神經鞘瘤的區別在于海綿狀血管瘤瘤體內呈蜂窩狀,回聲強而且分布均勻;而神經鞘瘤的內回聲較少。海綿狀血管瘤和淚腺多形腺瘤的超聲特征非常類似,主要區別在于病變的位置和淚腺多形性腺瘤壓迫骨質引起淚腺窩的擴大,超聲可顯示出腫瘤向后外突出的形狀。眶內惡性腫瘤主要呈浸潤性生長,形狀多不規則或呈分葉狀,邊界不清楚,內回聲不均勻,衰減明顯,血流豐富;并可見眶骨破壞,眶內其他組織受累,如淚腺腺樣囊性癌,鼻咽癌眶內侵犯和視網膜母細胞瘤或脈絡膜惡性黑色素瘤突破眼球進入眶內等。
CT檢查:CT是電子計算機與傳統X線體層攝影相結合產生體層二維圖像的診斷方法。在臨床應用中對病變的定位診斷和范圍顯示優于超聲檢查,已經成為眼眶病眼腫瘤的常規檢查。根據不同的需要可采用的掃描方式有水平掃描、冠狀掃描及矢狀掃描,并可行增強掃描和三維重建。
眼眶良性腫瘤多呈圓形或類圓形,形狀規則,邊界清楚,腫瘤內密度相對均勻,病程長者眶容積可擴大。眼眶惡性腫瘤多為形狀不規則、邊界不清楚、密度不均勻的塊狀影,可侵犯鄰近結構,可見相鄰骨質破壞,增強掃描后病變明顯增強。然而少數眶內惡性腫瘤如橫紋肌肉瘤和淋巴瘤,邊界尚清楚,密度比較均勻,無明顯骨質破壞。在鑒別診斷時需要結合病史、臨床癥狀和體征及其他影像學檢查以做出正確的診斷。例如橫紋肌肉瘤臨床上多見于10歲以下的兒童,表現為發生和發展很快的眼球突出和眼眶腫物,超聲顯示為低回聲或無回聲病變。炎性假瘤CT掃描顯示病變形狀不規則,部分邊界不清,密度較高多不均勻,可合并眼外肌肥厚、眼環增厚及視神經腫大。
查看更多關于眼眶病眼腫瘤的檢查診斷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眼眶病眼腫瘤治療方法 |
- 眼眶病眼腫瘤病因 |
- 眼眶病眼腫瘤飲食 |
- 眼眶病眼腫瘤專家 |
- 眼眶病眼腫瘤醫院
- 眼眶病眼腫瘤治療指南 |
- 眼眶病眼腫瘤癥狀 |
- 眼眶病眼腫瘤檢查 |
- 視頻 |
- 眼眶病眼腫瘤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