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氏病的西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23來源:求醫網
1、藥物治療
1、非甾類抗炎藥:具消炎鎮痛作用。對緩解發熱、皮膚結節紅斑、生殖器潰瘍疼痛及關節炎癥狀有一定療效,常用藥物有布洛芬 0.4~0.6 3/d;萘普生,0.2~0.4 2/d;雙氯酚酸鈉,25mg 3/d等,或其他非甾體藥和COX-2選擇性遏制劑見類風濕關節炎治療。
2、秋水仙堿:可遏制中性粒細胞趨化,對關節病變、結節紅斑、口腔和生殖器潰瘍、眼色素膜炎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常用劑量為0.5mg,2~3/d。應注意肝腎損害、粒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
3、沙利度胺Thalidomide:用于治療嚴重的口腔、生殖器潰瘍。宜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至50mg 3/d。妊娠婦女禁用,以免引起胎兒畸形詳見強直性脊柱炎用藥,另外有引起神經軸索變性的副作用。
4、糖皮質激素:對控制急性癥狀有效,常用量為潑尼松 40~60mg/d。重癥患者如嚴重眼炎、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嚴重血管炎患者可考慮采用靜脈應用大劑量甲基潑尼松龍沖擊,1,000mg/d,3~5天為一療程,與免疫遏制劑聯合效果更好。常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有不良反應見系統性紅斑狼瘡用藥。
2、手術治療
重癥腸白塞病并發腸穿孔時可行手術治療,但腸白塞病術后復發率可高達50%。復發與手術方式及原發部位無關,故選擇手術時應慎重。血管病變手術后也可于術后吻合處再次形成動脈瘤,故一般不主張手術治療,采用介入治療可減少手術并發癥。眼失明伴持續疼痛者可手術摘除。手術后應繼續應用免疫遏制劑治療可減少復發。
查看更多關于白塞氏病的西醫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