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麻醉科之手術后處理傷口的新型器械
時間:2014-12-25來源:求醫網
相信很多人對手術后處理傷口的器械的了解好停留在高頻電刀,是利用高頻電流接觸組織造成的強大電阻而產生的高溫來切割組織,凝固血管。雖然沿用多年,由于安全有效,設備容易購置,目前仍普遍使用。但是手術麻醉科之處理傷口的新型器械也添加了不少。
下面介紹手術麻醉科之手術后處理傷口的新型器械:
一、激光刀
1、激光對機體有熱作用,壓強作用、光化作用、電磁場作用和生物刺激作用。這種生物效應能使蛋白變性、組織凝固、壞死、炭化或氣化。激光“刀”主要是利用激光的熱作用,多用CO2激光,用強激光束對病灶施行凝固、氣化和切割,在氣化切割組織的同時,還可止血。
2、激光具有凝固封閉小血管和淋巴管的作用,因此,用激光切除腫瘤,出血較少并可減少腫瘤細胞擴散。功率較高的激光,已應用于肝、胃、腎、腦、骨等部位的手術和燒傷切痂等。由于激光作用精確,可嚴格控制手術深度及寬度,對周圍健康組織損傷小,手術范圍僅約1mm,術后反應小,故可應用于治療閉角型青光眼的虹膜穿孔術及其他需要精雕細刻的手術。
二、光纖手術刀
激光和光導纖維內窺鏡結合制成“光纖手術刀”,用于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或對癌瘤、息肉、血管瘤等進行切除、氣化或凝固治療。如對早期隆起型胃癌,有用激光行治療性治療的報道。還可用來粉碎膽道、尿路的結石、開通狹窄或閉塞處,去除腫瘤;甚至可用以治療血管閉塞性疾患;還能透過眼屈光介質對眼底施行手術,而不用切開任何部位。由于激光是用光線、器械不直接接觸手術野,感染機會也少。目前在國內激光手術已應于外科、婦科、五官科、眼科、口腔科、皮膚科、肛腸科及整形等科,并已能自行設計制造各型激光手術機。
三、超聲刀
超聲“刀”即利用超聲進行切割。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于2萬赫茲的機械壓力波,由于它方向性很強,其機械能量容易集中,故小能量的超聲波常用于診斷體內疾患;外科手術則應用更強大的超聲波作非侵入手術刀,利用其振動能和局部轉換的熱能切割組織。如作肝葉切除時,超聲刀可將肝實質“切”開,而保留膽管、血管,以作進一步的結扎處理,較常用于手術刀更迅速而安全。
以上就是關于手術麻醉科之手術后處理傷口的新型器械的介紹,除了上述介紹外,還有其他如通過冷凍器械應用液氮等致冷的“冷刀”;用高速噴射水流的“水刀”和玻璃手術刀等,都曾試用,但目前均缺少臨床應用價值。
查看更多關于手術麻醉科之手術后處理傷口的新型器械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