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體功能障礙的中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24來源:求醫網
一、肝腎陰虛
1.病因:久病或大病之后損傷肝腎之陰,陰虛生內熱,熱迫沖任,沖任逆亂,而致不孕。
2.主證:不孕,頭暈耳鳴,腰酸膝軟,口干咽燥,心煩潮熱,月經先期,量多或淋漓不凈。舌紅,脈細數。
3.治法:滋補肝腎,調整沖任。
4.方藥:促黃體湯(驗方)。
當歸 10g、熟地 15g、白芍 10g、川芎 6g、女貞子 12g、旱蓮草 12g、菟絲子 10g、鎖陽 12g、仙靈脾 10g、杞子 12g、續斷 10g、淮山藥 12g。
加減:月經量多重用旱蓮草 20g;淋漓不凈去川芎加地榆炭 15g,生蒲黃(包)15g;心煩潮熱加地骨皮 12g;輸卵管梗阻加路路通 15g,山甲片 10g,鹿角片 10g,莪術 15g。
二、脾腎陽虛
1.病因:脾虛則精血乏源,腎虛則溫煦乏力,沖任虛損,升溫無力。
2.主證:不孕,月經先期或淋漓不凈,畏寒肢冷,乏力倦息,大便溏薄,帶多清稀。舌淡,脈細沉。
3.治法:健脾溫腎,調沖促黃體。
4.方藥:四君益腎湯(驗方)。
黨參15g、炒白芍術(各)10g、當歸 9g、茯苓 10g、炙甘草 5g、川斷 12g、桑寄生 12g、菟絲子 12g、淮山藥 12g、木香 6g。
加減:大便溏薄者去當歸,加炮姜 5g、補骨脂 12g;帶多加苡仁 12g、芡實 12g、牡蠣(先)30g;月經前期加香附 9g;月經中期加赤芍 12g;黃體期短加黃芪 15g;黃體期體溫梯形上升加石楠葉 12g、鎖陽 12g、紫石英 30g。
三、氣血虛弱
1.病因:素有貧血病史或產后失血、久病氣血兩虛以致沖任虛損而致不孕。
2.主證:不孕;月經先期,經量過多或淋漓不盡,色淡,帶多清稀;面色蒼白,頭暈目眩,時有心悸,納少易倦;舌淡,脈細弱。
3.治法:補氣生血,養精調沖。
4.方藥:圣愈湯加味。
黨參 10g、黃芪 15g、當歸 9g、川芎 9g、炒白芍術(各)9g、熟地 12g、阿膠(烊沖)9g、菟絲子12g、淮山藥 12g、狗脊 15g。
加減:經前乳脹加柴胡 9g、郁金 9g;月經中期加巴戟肉 9g、菖蒲 9g;如黃體期體溫上升超過 14d者,加苧麻根 30g,黃芩 9g、杜仲 12g,去川芎,并查尿妊娠試驗確定是否妊娠。
5.注意事項:如黃體期體溫上升 14d 以上,禁房事,并服補腎益氣之安胎中藥,慎防流產。
查看更多關于黃體功能障礙的中醫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黃體功能障礙治療方法 |
- 黃體功能障礙病因 |
- 黃體功能障礙飲食 |
- 黃體功能障礙專家 |
- 黃體功能障礙醫院
- 黃體功能障礙治療指南 |
- 黃體功能障礙癥狀 |
- 黃體功能障礙檢查 |
- 視頻 |
- 黃體功能障礙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