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蟲病可能并發哪些疾病
時間:2015-07-14來源:求醫網
一、絳蟲病常見并發癥
視神經萎縮、玻璃體混濁、視網膜脫離、白內障
二、絳蟲病并發病癥
有時出現視神經乳頭水腫、視神經萎縮等。囊尾蚴死亡時,可造成玻璃體混濁、視網膜脫離、視神經萎縮,并發白內障,繼發青光眼等終致眼球萎縮而失明。常見并發癥囊尾蚴病。
視神經萎縮:視神經萎縮(optic atrophy)不是一個疾病的名稱,而是指任何疾病引起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和其軸突發生病變,致使視神經全部變細的一種形成學改變,為病理學通用的名詞,一般發生于視網膜至外側膝狀體之間的神經節細胞軸突變性。 視神經萎縮是視神經病損的最終結果。表現為視神經纖維的變性和消失,傳導功能障礙,出現視野變化,視力減退并喪失。一般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針灸主要治療原發性和炎癥引起的繼發性視神經萎縮。除上述癥狀外,眼底檢查尚可見視乳頭顏色為淡黃或蒼白色,境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血管變細等。現代西醫學對本病尚缺乏**療法。
玻璃體混濁:正常玻璃體是透明凝膠體,本身無血管及神經組織,其新陳代謝極其緩慢,它的營養和代謝是通過鄰近組織的擴散來完成的。玻璃體混濁是指玻璃體呈塵狀、絲狀、絮狀、條索狀、云片狀混濁。它不是一種獨立的眼病,而是眼科臨床常見體征之一,可由多種疾病引起。 常見原因有:老年人玻璃體變性、視網膜或葡萄膜的出血進入玻璃體、高度近視、先天殘留在玻璃體內的胚胎細胞或組織、眼外傷、眼內異物存留、寄生蟲和腫瘤等。生理性者無需治療,病理性者應針對發病原因進行治療。一般首先針對病因抗炎或止血治療,其次應用碘制劑、透明質酸酶、尿激酶或鈣劑等促進吸收。
查看更多關于絳蟲病可能并發哪些疾病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