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的檢查診斷方法
時間:2015-07-20來源:求醫網
一、甲肝的檢查
1.實驗室檢查:
血尿常規:外周血常規白細胞一般減少或在正常范圍i,可伴有輕度淋巴細胞或單核細胞比例增高,病程早期尿中尿膽原增加,黃疸期尿膽紅素及尿膽原均增加。肝功能檢查以血清ALT,AST,總膽紅素水平檢測最為有用,有研究顯示甲肝患者的ALT平均峰值可達1952IU/L,AST可達1442IU/L,多數顯性感染者伴有血清總膽紅素水平的升高。
2.病毒學指標:
(1)抗-HAVIgM:發病后1周左右即可在血清中測出。其出現與臨床癥狀及化驗指標異常的時間一致,第2周達高峰。一般持續8周,少數患者可達6個月以上。但個別病人病初陰性,2-3周后方檢出陽性。所以臨床疑診甲肝,而抗-HAVIgM陰性,應重復1-2次,以免漏診。當前,抗-HAVIgM是早期診斷甲肝的特異性較高的指標,且有簡便,快速的優點。抗-IAVIgG是既往感染的指標,因其是保護性抗體,可保護人體再次感染故可作為流行病學調查,了解易感人群。
(2)抗HAV-IgA的檢測:IgA型抗體又稱分泌型抗體,主要存在于淚眼,唾液,尿液,胃液,乳汁,鼻腔分泌物中,胃液中的IgA可排入糞便中,在甲肝患者糞便提取液中可測得抗HAV-IgA。可作為甲肝的輔助診斷。此外,糞便中HAV的檢測和血清甲肝核糖核酸(HAVRNA)亦有診斷價值,但需要一定的設備和技術,不作為常規檢查項目。總之,對有典型癥狀的可疑甲肝患者,伴轉氨酶明顯增高,可進一步查抗HAVIgM即可明確診斷甲肝。
二、甲肝的診斷
甲肝的診斷依據患者有明顯的乏力、納差、惡心、嘔吐、尿黃等前驅癥狀,結合流行病學資料及檢查ALT、抗-HAV,一般情況可明確診斷。實驗室檢查肝功能異常,測定ALT有助于早期肝炎的診斷,谷丙轉氨酶(ALT)明顯異常,常常>10倍正常值以上,血清膽紅素>17μmol/L,尿膽紅素陽性。但ALT升高并無特異性,單項ALT較正常值升高2倍以上,排除其它原因,結合臨床表現及其他相關檢查才有診斷價值。
查看更多關于甲肝的檢查診斷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