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預防心臟內粘液瘤
時間:2015-08-10來源:求醫網
心臟內粘液瘤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臟原發性腫瘤,多屬良性,少見惡性,特征為良性腫瘤、惡性表現。心臟內粘液瘤腫瘤易復發和轉移。粘液瘤可發生于所有心臟的心內膜面,95%發生于心房,約75%位于左心房,20%位于右心房,左、右心室各占2.5%。左心房粘液腫瘤常發生于卵園窩附近,臨床上常因瘤體堵塞二尖瓣口,導致二尖瓣口狹窄或關閉不全,粘液瘤可發生于任一年齡,但最常見于中年,以女性多見。
1、增強自我防護意識
應通過各種途徑,幫助婦女提高對女性心臟內粘液瘤的認識,在出現上述典型或不典型心肌梗死癥狀時,及時到醫院診治。
2、提高高危患者阿司匹林的使用率
美國心臟學會建議,凡有發生心肌梗死、心臟內粘液瘤或卒中危險的患者,應長期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但是目前在我國,一半以上的女性高危患者都未服用阿司匹林這種價格低廉的有效藥物。
3、冥想
平和的冥想有益于健康。冥想有益于女性的心臟健康,尤其是青少年女性。
4、常運動
常運動可增強心臟的調解和適應能力。例如要做比較費力的工作或應付緊急狀況,常運動者的心臟可能跳100下就可以應付,但是不常運動的人卻可能要跳到180下才行,心臟當然承受不了。美國一項針對8、4萬名女護士的研究顯示,快走這個簡單的運動,對心臟具有很大益處。一周快走至少3小時,可降低40%的心臟內粘液瘤和中風的幾率。而運動少,是我國女性普遍存在的問題。一般的散步、做家務、不能起到鍛煉心臟的作用,必須要運動到微微出汗才行。
5、控制慢性病
心臟內粘液瘤患者必須像小學生做功課那樣,每天服藥、注意飲食和加強鍛煉,持之以恒。
患者有不明原因的突發性心悸、氣短,且日漸加重,尤其是隨體位改變癥狀加重或減輕者,應高度懷疑本癥,及時做超聲心動圖檢查,一旦確診,應在體外回流心內直視手術下切除腫瘤,預后良好。
查看更多關于怎么預防心臟內粘液瘤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腫瘤科疾病
- 多發性骨髓瘤
- 胃癌
- 結腸癌
- 軟組織肉瘤
- 腫瘤與疼痛
- 肺癌
- 食管癌
- 食管良性病變
- 淋巴瘤
- 胃癌
- 結腸癌
- 腫瘤與疼痛
- 軟組織肉瘤
- 直腸癌
- 腫瘤疾病
- 肺癌
- 甲狀腺癌
- 食管癌
- 縱隔腫瘤
- 垂體腺瘤
- 脊髓腫瘤
- 顱內腫瘤
- 泌尿系腫瘤疾病
- 軟組織肉瘤
- 胸主動脈瘤
- 乳腺癌
- 乳腺纖維腺瘤
- 肝癌
- 肝血管瘤
- 胰腺癌
- 婦科腫瘤
- 小兒血液腫瘤
- 小兒腫瘤
- 小兒骨腫瘤
- 眼眶病眼腫瘤
- 骨腫瘤
- 脊柱腫瘤
- 鼻咽癌
- 口腔頜面腫瘤
- 皮膚腫瘤
- 腎癌
- 前列腺癌
- 膀胱癌
- 黑色素瘤
- 間質瘤
- 宮頸癌
- 骨癌
- 膠質瘤
- 腦動脈瘤
- 聽神經瘤
- 垂體瘤
- 顱咽管瘤
- 腦瘤
- 子宮癌
- 淋巴癌
- 卵巢癌
- 血管瘤
- 脂肪瘤
- 胰腺腫瘤
- 陰莖癌
- 賁門癌
- 腦膠質瘤
- 脂肪肉瘤
- 肺腺癌
- 肉瘤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舌癌
- 錯構瘤
- 骨瘤
- 軟骨瘤
- 甲狀腺腺瘤
- 骨巨細胞瘤
- 軟纖維瘤
- 神經膠質瘤
- 頸部血管瘤
- 軟組織腫瘤
- 外陰腫瘤
- 非骨化性纖維瘤
- 殘胃癌
- 早期乳腺癌
- 輸尿管腫瘤
- 漿細胞瘤
- 食管平滑肌瘤
- 中耳癌
- 小腸腫瘤
- 膽囊腫瘤
- 骨髓瘤
- 骨樣骨瘤
- 皮膚纖維瘤
- 霍奇金淋巴瘤
- 蔓狀血管瘤
- 小兒血管瘤
- 腦垂體腺瘤
- 腎盂癌
- 睪丸腫瘤
- 胸腺癌
- 炎性乳腺癌
- 鼻血管瘤
- 腸癌
- 腸腫瘤
- 唇癌
- 大腸癌
- 膽管癌
- 膽脂瘤
- 腹部腫塊
- 睪丸癌
- 結直腸癌
- 口腔癌
- 淋巴管瘤
- 鱗狀細胞癌
- 毛囊瘤
- 腦血管瘤
- 尿道癌
- 氣管腫瘤
- 上頜竇癌
- 腎錯構瘤
- 腎腫瘤
- 嗜鉻細胞瘤
- 外陰癌
- 外陰浸潤性鱗癌
- 外陰平滑肌肉瘤
- 外陰乳頭狀瘤
- 外陰脂肪瘤
- 胃平滑肌瘤
- 纖維肉瘤
- 心臟內粘液瘤
- 星形細胞瘤
- 胸腺瘤
- 胸腺囊腫
- 牙齦癌
- 牙齦瘤
- 眼部腫瘤
- 胰腺囊腫
- 陰道癌
- 尤文氏肉瘤
- 原位癌
- 粘液表皮樣癌
- 蛛網膜囊腫
- 胃腸道癌
- 胃惡性淋巴瘤
- 胃畸胎瘤
- 腸系膜動脈瘤
- 腸系膜囊腫
- 腸系膜腫瘤
- 腸血管瘤

- 心臟內粘液瘤治療方法 |
- 心臟內粘液瘤病因 |
- 心臟內粘液瘤飲食 |
- 心臟內粘液瘤專家 |
- 心臟內粘液瘤醫院
- 心臟內粘液瘤治療指南 |
- 心臟內粘液瘤癥狀 |
- 心臟內粘液瘤檢查 |
- 視頻 |
- 心臟內粘液瘤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