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弓蛔蟲病的發病機制有哪些
時間:2015-09-02來源:求醫網
感染眼弓蛔蟲病是由于犬弓首線蟲,犬弓首線蟲是犬類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犬弓首線蟲的受精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適宜的條件下發育為感染性蟲卵,當被成年犬吞食后,幼蟲在小腸內孵出,經腸壁進入血液,幼蟲不能完成由肺到小腸的移行,所以無法進一步發育為成蟲,僅移行至體內各組織器官中形成包囊,當母犬懷孕后,被包裹的幼蟲可恢復其移行的習性,隨血液經胎盤進入胎犬體內到達肝臟,胎犬出生后,幼蟲移行至肺并隨呼吸經氣管到達咽部,吞咽入胃后進入小腸發育為成蟲。
另一種感染眼弓蛔蟲病的方式是3個月齡以內的幼犬吞食了感染性蟲卵,在小腸內孵化成幼蟲,幼蟲進入腸壁淋巴系統,經血液循環到達肝臟,再經肺及氣管到達咽部,被吞入后在小腸發育為成蟲, 如人食入感染性蟲卵,幼蟲在小腸內孵出后進入腸壁經淋巴系統到腸系膜淋巴結,然后經血液到達肝臟,再隨血液到肺臟,由于人不是它的適宜宿主,幼蟲不能完成由肺到小腸的移行來發育為成蟲,因此人的糞便中沒有犬弓首線蟲的卵,幼蟲全身播散形成內臟幼蟲移行癥,可侵犯肝,肺,腦,腎,心,肌肉和眼等組織,通常被反應性的炎癥肉芽腫所包裹,許多幼蟲可在包囊中存活多年。
眼弓蛔蟲病可通過直接侵犯眼內組織和(或)通過引起免疫應答而引起葡萄膜炎,侵犯至眼內組織的幼蟲常引起慢性玻璃體炎,局灶性壞死性肉芽腫性炎癥,特征地表現為幼蟲周圍嗜酸性粒細胞,類上皮細胞,多核巨細胞,漿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有研究發現,患者玻璃體和房水中有高效價的抗弓蛔蟲抗體(IgG,IgE),提示免疫應答在眼弓蛔蟲病的發生中可能起著重要作用。
查看更多關于眼弓蛔蟲病的發病機制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