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患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時間:2015-02-02來源:求醫網
禽流感病毒的穩定性 禽流感病毒對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均敏感。常用消毒劑如氧化劑、稀酸、月桂硫酸鈉、鹵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劑)等也容易將其滅活。禽流感病毒對熱比較敏感,陽光直射或用紫外線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壞其傳染性。以下內容為大家介紹的是禽流感患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禽流感患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1.禽流感病毒的形狀及基因組 禽流感病毒屬正黏病毒科甲(A)型流感病毒屬,常見形狀為球形,直徑80~120nm,平均為100nm,有包膜。新分離的或傳代不多的病毒多為絲狀體,長短不一,長可達4000nm。病毒基因組為分節段單股負鏈RNA。
2.禽流感病毒的分型及毒力 禽流感病毒依據其外膜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蛋白抗原性的不同而有許多亞型。
3.禽流感病毒的特異性和變異性 禽流感病毒血清亞型多,傳染性強,分布廣,具有一定的宿主特異性,并且變異快。若感染了人類的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在人體細胞中發生重組,獲得人體基因片斷并具備對人類細胞的親嗜性,那此種病毒將可能引起全球流感大流行。
查看更多關于禽流感患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