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方法可以診斷出類風濕性關節炎
時間:2015-10-13來源:求醫網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旦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就要立馬去醫院檢查,可是對于一個門外漢來說,我們根本不知道需要檢查什么,有哪幾種檢查方法。這時候,我們就需要知道一些相關的知識了,下面就來為大家普及一下哪些方法可以診斷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1.實驗室檢查
(1)一般檢查血、尿常規、血沉、C-反應蛋白、生化(肝、腎功能,A/G)、免疫球蛋白、蛋白電泳、補體等。
(2)自身抗體類風濕因子、抗環狀瓜氨酸抗體、類風濕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體,以及抗核抗體、抗ENA抗體等。
(3)遺傳標記HLA-DR4及HLA-DR1亞型。
2.影像學檢查
(1)X線片關節X線片可見軟組織腫脹、骨質疏松及病情進展后的關節面囊性變、侵襲性骨破壞、關節面模糊、關節間隙狹窄、關節融合及脫位。
(2)CT檢查包括關節CT和胸部CT檢查。
(3)MRI檢查關節的MRI檢查對發現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早期關節病變很有幫助。
(4)超聲關節超聲是簡易的無創性檢查,對于滑膜炎、關節積液以及關節破壞有鑒別意義。
3.特殊檢查
(1)關節穿刺術對于有關節腔積液的關節,關節液的檢查包括:關節液培養、類風濕因子檢測等,并做偏振光檢測鑒別痛風的尿酸鹽結晶。
(2)關節鏡及關節滑膜活檢對關節炎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很有價值。
4.X線檢查
(1)早期的特征性改變主要是顯示肩峰下脂肪線模糊變形乃至消失。所謂肩峰下脂肪線是指三角肌下筋膜上的一薄層脂肪組織在X線片上的線狀投影。當肩關節過度內旋位時,該脂肪組織恰好處于切線位,而顯示線狀。肩周炎早期,當肩部軟組織充血水腫時,X線片上軟組織對比度下降,肩峰下脂肪線模糊變形乃至消失。
(2)中晚期,肩部軟組織鈣化,X線片可見關節囊、滑液囊、岡上肌腱、肱二頭肌長頭腱等處有密度淡而不均的鈣化斑影。在病程晚期,X線片可見鈣化影致密銳利,部分病例可見大結節骨質增生和骨贅形成等。此外,在肩鎖關節可見骨質疏松、關節端增生或形成骨贅或關節間隙變窄等。
5.肩關節MRI檢查
肩關節MRI檢查可以確定肩關節周圍結構信號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炎癥,可以作為確定病變部位和鑒別診斷的有效方法。
查看更多關于哪些方法可以診斷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相關常識>>
-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方法 |
-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因 |
- 類風濕性關節炎飲食 |
- 類風濕性關節炎專家 |
- 類風濕性關節炎醫院
-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指南 |
- 類風濕性關節炎癥狀 |
- 類風濕性關節炎檢查 |
- 視頻 |
- 類風濕性關節炎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