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關節炎的誘發因素有哪些
時間:2016-03-21來源:求醫網
膝骨關節炎的主要表現是關節疼痛和活動不靈活,X線表現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質致密,骨小梁斷裂,有硬化和囊性變。 下面幾種因素可能對促進膝關節的退行性變具有一定的作用。
1.炎癥過程如類風濕疾病,關節周圍和滑膜組織的炎癥可侵蝕破壞關節軟骨。
2.代謝性疾患例如痛風性尿酸鹽沉淀,黑尿酸尿性褐黃病的色素沉淀,蓄積于關節軟骨,使關節軟骨性質改變而發生破壞。血色素沉著病與其作用類似。
3.生物力學因素如關節畸形(例如膝外翻或膝內翻),使關節增加的負荷不平衡,一側分布大,最后軟骨破壞。身體的異常作用力亦可引起關節的內部紊亂。如采用設想的關節一瞬間的力傳導中心的方法測定關節作用力的方向和速度。通過關節表面的任何一點與一瞬間關節作用力傳導中心的連線,垂直于作用面,即可發現關節正常和異常情況下的不同。
在正常情況下,接觸關節面的作用力速度和方向與關節面平行,內側半月板撕裂的患者,其產生為一瞬間力傳導中心,由于關節扭動偏移以致膝伸展時,關節作用力速度方向有由股骨傳到脛骨的傾向。這種巨大的接觸作用力造成了半月板撕裂,其后產生了關節退行性變疾病。
關節面的相對擠壓可造成關節軟骨營養障礙,導致軟骨細胞壞死。繼之發生基質蛋白多糖的消耗,于是關節軟骨經不住關節往返運動的壓力和剪力,從而發生退行性改變。膝部長期受屈曲作用力固定的一些實驗動物,關節面不相接觸的部分,關節軟骨和滑膜之間可發生粘連??赡苡捎谲浌菭I養障礙,所以粘連下面的軟骨發生退行性改變。
4.激素的作用肢端肥大癥患者的關節軟骨改變明顯。生長激素可刺激軟骨細胞,加速和增強軟骨細胞的代謝活動。當動物老化時,生長激素缺乏明顯,可造成軟骨細胞退行性變,軟骨細胞代謝降低。在糖尿病患者,由于軟骨細胞進行性異常,所以極易患骨性關節炎。
5.化學性損傷全身或局部使用化學藥物,傷害了軟骨細胞的生命力和代謝活動性。如關節內注射糖皮質激素,使其合成活動明顯降低,持續時間從數小時至1周或更長時間。當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遏制劑時,同樣可引起合成代謝降低,糖蛋白喪失。組織學改變稱為局灶性軟骨軟化或早期骨性關節炎。關節內注射堿性藥物(如氮芥或噻替哌)同樣可損傷關節軟骨。
6.反復的關節內出血在凝血因子存在缺陷的患者,關節內反復出血可導致關節軟骨以及軟骨下骨結構的嚴重損害。在軟骨基質內的離子色素可改變軟骨的理化性質,或軟骨細胞吞噬了大量的離子色素在胞漿內,可引起溶酶體釋放降解酶。出現糖蛋白濃度降低,軟骨細胞的合成活動減少。1次或偶然的關節內出血,可不出現嚴重問題。
【本文由北京德勝門中醫院骨科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膝骨關節炎的誘發因素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