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檢查(產前診斷)

產前檢查異常的治療方法
產前檢查可以及時消除可能出現的隱患,使胎兒得到一個更好的發育環境,這對母體和胎兒都是極為重要的。常見的異常現象及對策如下:
一、胎位不正
正常胎位是頭位(即胎兒在腹中頭朝下、屁股朝上)。胎位不正是指臀位(頭朝上、屁股朝下)或橫位(即頭和屁股水平),這種情況易導致胎膜早破、臍帶脫落、難產,會增加胎兒窒息或生產損傷機率。
對策:在妊娠28周以前,胎位不正可能自行轉正,如果妊娠7個月后胎位仍未轉正,就需要矯正胎位了。
二、產前出血
產前出血是指在懷孕的中期與后期發生陰道流血現象的統稱,往往由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胎盤邊緣血竇破裂等疾病造成,出血量多,對母親和寶寶可能構成危險,要及時診斷和治療。
對策:定期進行產前檢查,早期發現可能導致產前出血的因素,按醫生的囑咐去做或提前住院;發生出血時應立即平臥休息,保持鎮靜,因為驚慌、急躁可能會使出血增多,同時及時向他人尋求幫助或撥打120,等待救援;無論出血多少,都要到醫院接受檢查查明出血原因,切勿因出血量少而大意,貽誤病情。
三、早產
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是指懷孕28周以上未滿37周的生產。由于早產月份的不同,胎兒出生的體重及生活能力亦有很大的差異。早產的月份越小,胎兒的體重越輕,生活能力就越弱,反之則越強。早產的表現主要是間歇性腹痛,不同于無痛性生理性子宮收縮。后者間隔時間與持續時間不定也無逐漸縮短的趨勢,而先兆早產表現為規律性腹痛,并伴有少許陰道流血或流液。
對策:提高警惕,尤其是既往有流產史、早產史者,出現早產征兆時要減少活動,及時就醫爭取早期治療;保胎用藥不影響胎兒發育,可以放心使用;一旦早產不可避免,應選擇有早產兒救治條件的醫院分娩,以提高早產兒存活率。
四、胎兒畸形
胎兒畸形是指胎兒在子宮內發生的結構或染色體異常。造成胎兒畸形的原因復雜,包括胎兒自身遺傳性因素、母體或外界環境因素等。
對策:多數非致死性畸形不需要在孕期進行外科干預,如先天性心臟病等,可在出生后進行手術治療。但部分胎兒畸形可能影響胎兒的宮內安危,需要在孕期進行干預。

- 友情鏈接:
- 產前檢查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