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惡性甲狀腺腫)

甲狀腺癌的中醫治療方法
甲狀腺癌一般分四種類型: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未分化癌。發病與遺傳、放射線扭傷、碘攝人不平衡、內分26紊亂等因素有關。中醫稱之為“癭瘤”。本病之發生多由心腎陰虧,心腎二經脈循行于喉,心腎陰虧,虛火內炎,灼津為痰,痰瘀凝聚,結于咽喉而成。情志不遂,郁怒傷肝化火,氣結痰凝,循經上逆而結于頸喉,正氣日耗,邪氣日堅,久而致成石癭。治療上多采用滋陰益氣、化痰軟堅、解郁散結、清熱解毒、化瘀消癭等治法,可延長術后及復發患者的生存期。
1、毒熱蘊結:頸前腫物,生長迅速,灼熱作痛,頭頸疼痛,咳嗽咯黃痰,聲嘶,呼吸吞咽不適,時有惡心,大便于,小便黃少,舌絳苔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散結消癭。
方藥:蘆薈、青皮、旋復花、豬牙皂各10克,草河車、山豆根、魚腥草、瓜萎、天花粉、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各20克,黛蛤散、代赭石各30克。
2、痰凝毒聚:頸前腫物,質堅硬固定,時有脹痛,逐漸增大,咳嗽多痰或頸部瘰疬叢生,舌灰暗苔厚膩,脈弦滑。
治法:化痰軟堅,消癭解毒。
方藥:海帶、昆布、貓爪草、海藻、川貝母各15克,陳皮、川芎、黃yao子各10克,半夏、青皮各12克,棒草30克。
3、氣滯血淤痰凝:頸前腫物堅硬如石,脹痛壓痛,推之不移,胸悶氣憋,心煩易怒,頭痛目眩,呼吸吞咽不適,舌紫暗苔白膩,脈弦數。
治法:理氣化痰,行淤散結。
方藥:川芎、黃芩、天花粉、莪術、膽南星、穿山甲各10克,當歸、海藻、于蟾皮各l5克,丹參、龍葵各30克,白英、夏枯草各20克。
4、心腎陰虛:毒熱未盡,甲狀腺腫物術后或放療后復發,心悸氣短,五心煩熱,口干,乏力,自汗盜汗,頭暈目眩,精神萎廓,食少,二便失調,舌暗紅少苔,脈沉細數無力。
治法:養陰清熱。
方藥:太子參、黃精、天花粉、白花蛇舌草各20克,麥冬、五味于、旱蓮草、蒲各10克,沙參、女貞于、生石膏各30克,仙靈脾、生地、鉤藤各15克,海藻25克。
中成藥:犀黃丸、欖香烯注射液、安替可膠囊、利佳片、抗瘤解毒膠囊。
溫馨提示:甲狀腺癌除了以上四種中醫療法之外,食療是人們最常提起的也是一種無傷害治療方法,通過食療來調理自身的生體機能,人們常說是藥三分毒,食療是一種溫補性的調養方法,對身體只有利無弊。

- 友情鏈接:
- 甲狀腺癌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