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積水潭醫院是一家王府花園式醫院。這里曾是元代大運河終點上檣帆林立的碼頭——“積水潭港”,也是清朝延續了二百年的“棍貝子府”。
<... [ 詳細 ]頸腰椎病正威脅著久坐人群
時間:2012-10-21 13:18來源:求醫網
隨著現代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現代人頸腰椎蛻變的速度也比以往要快得多,頸、腰椎疾病的發病率也比以往要高得多。而這類疾病現在已呈現年輕化的趨勢,不僅在青年人中越來越多見,甚至在中小學的學生中也時有發生。
我國優秀的脊柱外科專家、十大杰出青年、醫院田偉院長指出:頸腰椎疾病的發病率有所上升,與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密切相關。過去人們走路多、騎車多,現在大部分是開車、坐車,人們的工作多是在室內,有的人一天也見不到陽光等等,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減少了人們的整體活動量,導致了頸、腰椎疾病發病率的上升。田偉院長就頸腰椎疾病的發病機理、致病因素以及如何防治等方面作了比較全面的解答。
頸腰椎疾病致病因素主要有三種
田偉院長講:頸腰椎疾病的致病因素比較多,主要有遺傳、營養不平衡、運動不合理三方面因素。在因遺傳導致的頸、腰椎疾病的患者中,大多數人的軟骨板存在先天缺陷,所以很容易患各種頸腰椎疾病。
頸腰椎疾病對人體的危害
田偉院長指出:頸腰椎病的危害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神經系統的損害,可以造成神經功能的障礙。因為脊椎骨各個節段的椎管彼此延續,這個“管道”里面是支配人的感覺和運動的最重要的組織——神經組織,而頸腰椎疾病最大的危害就是對神經組織的損傷,如果疾病侵害到脊髓,就有可能造成癱瘓,甚至導致死亡。另一方面是頸腰椎疾病本身所引起的疼痛,會給人們的生活、工作質量造成的影響。
頸腰椎疾病容易引起其它疾病
許多人總以為頸腰椎疾病只是會導致腰背疼痛,其實這類疾病還會影響到人體的各個系統,如心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等等。
頸源性胃炎
由于頸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或損傷,導致機能亢進,通過大腦皮層和丘腦反射性地引起胃腸交感神經機能興奮,出現幽門括約肌過度緊張,舒縮無序,以至胃、十二指腸逆蠕動,促使膽汁返流而損傷刺激胃黏膜,從而引起胃部的急性或慢性炎癥。
頸源性心絞痛
如果你患有心絞痛,一般藥物治療無效,就應警惕是否為頸椎病所致。這是因為支配橫隔肌及心包的頸椎神經受到刺激所致。病人可出現心前區疼痛,按壓頸椎附近的壓痛區可誘發疼痛,當頸部處于某種特定的位置和姿勢時,可使癥狀加重,改變位置則減輕,按頸椎病治療能收到明顯的效果。
頸源性吞咽困難
此類疾病是因為頸椎椎體前方骨質增生速度過快,骨贅過大,壓迫緊貼前方的食管,發生炎癥、水腫而引起狹窄之故,臨床上極易誤診為食管疾病。
頸源性高血壓
因椎一基底動脈供血失常,頸部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導致功能紊亂,除頸椎病一般癥狀外,還有高血壓,此類疾病按高血壓治療多不見效,而頸椎病癥狀被控制后,血壓隨之降低。
頸源性腦血管疾病
這是由于椎一基底動脈受壓,造成腦供血不足,長期維持這種狀態,就會出現頭暈、手足麻木、走路不穩,甚至發生腦血栓、腦梗塞,有些病人可因此導致偏癱。如及時治療頸椎病,就可以預防這類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由此可見,當出現上述癥狀又久治無效時,不妨檢查一下頸椎。
學會預防頸腰椎疾病
田偉院長強調:工作姿勢單調的人要注意有間隔地活動身體,工作一段時間,就要起來活動活動,各個部位都要經常活動,我們要給自己安排一個有規律的鍛煉方式,如堅持跑步、打球、爬山等,只要適合自己,不論哪一種運動都可以建議是戶外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鍛煉時頸、腰部活動勿過度,以防挫傷和外傷。
田偉院長特別指出,所有司機和乘車人務必系好安全帶,因為車禍瞬間的顛簸和撞擊,都有可能損傷頸椎,輕則癱瘓,重則猝死。白領一族因為和電腦過于親密,要謹防頸腰椎疾病的發生。
保護頸椎的較好方法是進行頸項肌的鍛煉。即用雙手交叉抵于腦后,做雙手向前抱團,頭頸向后的“抵抗”動作,持續 5-10 秒,放松后反復數十次。
同樣,保護腰椎的較好方法是進行腰背肌的鍛煉。這一動作稱作“小燕飛”:如在家里的床上,采取俯臥位,以腹部為支點,雙臂夾緊盡力后展,雙腿并攏,繃腿繃腳尖盡量向上翹起,頭頸部盡量抬起上昂,起到一個最優狀態下的頸椎、胸椎、骶椎的自我牽引,并與周圍肌肉組織實現配合默契的鍛煉。
其次要做到營養適當,多吃富含鈣質的食品,如牛奶,而肉類、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營養也都要夠,吃飯不能偏食。
頸腰椎疾病需要注意的問題
患有頸腰椎疾病的人應注意哪些問題?田偉院長講道:這需要根據病情來分析。頸腰椎疾病的病程一般分為兩種,就是急性期和慢性期,在這兩種情況下,需要注意的事項是不同的。
頸腰椎疾病處在急性期,最重要的是休息。因為頸腰椎疾病是運動系統疾病,休息得越徹底,才能好得越快。而休息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臥床休息,另一種是局部制動。臥床休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患病部位,避免因移動導致的病情惡化。局部制動是用外加的東西如頸托或腰圍限制患病部位的活動,可以對患病部位進行保護,但患者可以進行簡單的運動,急性期也可以做一些理療。
如果頸腰椎疾病由急性期轉到了慢性期,那就要針對病情來做不同的安排。假如疾病是因為壓迫神經而引起的,患者就要和醫生認真研究是否需要手術,進行更徹底的治療。如果慢性期癥狀有明顯的好轉,沒有壓迫神經的表現,就可以適當的做些鍛煉,建立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病情加重。
頸椎病的治療分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兩種,非手術治療包括頸椎牽引、理療、按摩、針灸、藥物、頸托及醫療體育等。絕大多數病人經非手術治療能夠緩解癥狀甚至治愈,對早期頸椎病患者尤其有益。
手術治療則適宜經非手術治療后,癥狀未得到緩解或繼續加重,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的患者。醫院的脊柱外科于 年起開始了導航系統在脊柱外科的應用研究,在 150 余例普通三維和二維導航手術經驗的基礎上已成功實施 9 例術中實施三維成像導航手術。該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并在該研究領域保持國際優秀水平。
田偉院長特意提醒大家,不僅8 小時之內要注意頸腰椎的適當活動, 8 小時之外,也要注意頸腰椎的休息,不可長時間地看電視,在較小的居室內,不宜將電視放的過高,應放在比平視線略低一些,沙發以略向后仰 110 — 120 度為較好角度,也可在腳下放一個高 10 — 15 厘米 的墊腳凳,當腰骶及雙下肢放松的同時,頸部也得到了休息。睡覺時應科學合理的選用枕頭,在臥床時保持頸椎正常的生理性前凸,才符合頸椎的生理要求,這樣可使頸部的肌肉、椎間盤、韌帶等均處于自然放松的休息狀態。當您的保健意識不斷提高時,您的頸腰椎就會得到很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