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 北京婦幼保健院創建于1959年6月,其前身是直屬中央衛生部的北京婦幼保健實驗院。經過50年的建設和發展,目前已發...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 > 醫院資訊 > 如何建立和諧護患關系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如何建立和諧護患關系
時間:2012-10-21 16:11來源:求醫網
現在許多人看病第一個問的就是“醫生好不好?”,卻很少會有人問起“護士好不好?”。同樣,一些人越來越重視醫患關系,卻很少注重“護患關系”。其實,護患關系還是一門大學問,俗話“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就說明了護理在康復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護理職業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特殊專業,精湛嫻熟的操作技術是基礎、是根本。隨著護理學科的不斷發展,醫學模式也在不斷發生改變,要求護士不但要具備豐富的醫學專業知識,還需要了解其他邊緣學科及人文知識。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并掌握護患溝通技巧,能把醫學知識宣教給病人,對病人的解釋能“言之有理、有問必答”,這樣的護士才能贏得病人的信賴。
當今社會對醫療護理服務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士的職業形象不能僅維系“白衣天使”的美稱,更應該是“學者”的形象。要求他們不但要精通本專業學科知識,還要具備豐富的社會倫理知識及邊緣學科知識,如社會學、教育學、倫理學、心理學、法學、美學、人際關系學等,以改變過去傳統的護理模式,將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不斷延伸到“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服務中,用更加完善的知識為病人提供科學、舒適、溫馨、個性化的護理。
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常會出現一下幾種矛盾,護士只有在這些方面多加改進才會使護患關系更加和諧
第一、技術不到位引發矛盾
現在的患者對醫護人員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是護士在護理過程中沒有一套過硬的護理技術,那就很難令患者及其家屬滿意。最常見的就是打針了,一針扎下去,患者最知道分量。所以說,護士要練基本功,還得從技術水平做起。護理專家們的建議是,護士不僅要多學、多練、多請教,平時還要學習各學科的知識,做個“全科護士”。
第二、服務不到位引發矛盾
雖然現在的醫院越來越看重服務,但仍有個別護士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冷落了患者。例如剛入院時,患者及其家屬情緒都非常焦慮,迫切地想知道有關住院治療的一系列相關問題,而有些護士對患者的首問負責制不到位,或用“床號”代替患者姓名,或談吐不注意忌語,如對患者的詢問敷衍了事,隨之矛盾也就來了。所以,護士在接待患者時就得做好“引路人”,針對其心理特點,聽聽患者的想法及要求,一切為患者著想,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及時將相關問題解釋交代清楚,患者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療。
第三、溝通不到位引發矛盾
有些護士做得并沒錯,但患者要是不知情,就不太能理會護士的做法,這時候就覺得溝通的重要。曾有位護士看到一位大媽打點滴的時間很長,于是一言不發就上去調整點滴,可病人不懂她的意思,見她將藥水動來動去的就不高興了,鬧得最后竟然投訴那位護士。所以,在護患之間或與患者家屬的交流中,護士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另外溝通時較好能將專業術語通俗化、口語化,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第四、“僧多粥少”引發矛盾
因為人多,醫院里嘈雜的環境、緊張的醫療資源難免會對患者的心情產生影響,有些患者情緒把持不好,憋了一肚子氣,見到護士略有疏忽時就很容易把氣撒在護士頭上。這與現在醫院中護士人手少不無關系。所以針對這種現象,護士長應該心中有譜,合理安排人員。
第五、對診斷不滿引發矛盾
當某些疾病診斷不清楚、刀口愈合不良、治療效果不滿意時,病人或家屬往往存在不滿情緒,當護士話語不當或操作失敗就很容易成為病人或家屬發泄不滿情緒的“出氣筒”。遇到這種情況,護士們首先得把好自己的護理關,讓患者沒有可挑剔的地方,當遇到病人指責護理工作時,不必做過多解釋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沖突。較好讓專家來向患者解釋。
第六、因費用問題引發矛盾
在醫院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對費用的問題,而當醫生或護士向病人催款時,有些病人就因為不了解或不知情而產生疑義,由此引發矛盾。所以,這時候護士還能幫著病人算好明細賬。病人入院后,醫生和護士要向病人詳細說明醫療的大概費用,讓病人心中有數;轉賬時,護士要嚴格按照收費標準執行,不亂收費;當病人對費用產生疑問時,護士要耐心解釋,必要時詢問有關科室,直到病人或家屬清楚為止。
第七、因隱私問題引發矛盾
在查看病歷、注射時,護士會接觸到一些病人的隱私,可要是護士管不牢自己的嘴,那就可能引發矛盾。所以,醫院規定護理人員不議論患者的私生活,不擅自公開患者健康狀況資料,在給患者擦浴、更衣、肌肉注射、導尿、使用便器或醫師查房做體檢時,采用屏風遮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