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第四人民醫院暨南通市精神衛生中心,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防治、康復、培訓于一體的全民所有制醫院,坐落于南通港閘經濟開發區城港路37號... [ 詳細 ]
斷肢碎骨何須怕,四院骨科來保駕
時間:2012-10-22 13:29來源:求醫網
6月22日上午,四院十六病區骨科醫師辦公室正進行一場全院示范教學查房,示范病例為該病區40床病人孟某。獲悉,20多天前,該病人不慎從高處墜落,導致身體多處骨折,不能活動,由他人護送入院。經檢查,創傷嚴重,且為多發傷,其中最為嚴重的當屬骨盆粉碎型骨折、左側髖臼骨折、左側髖關節中心性脫位……在采取補液抗休克、骨盆處外固定、左側下肢脛骨結節牽引等相關措施,于入院一周后成功進行了手術,手術非常成功。
主持查房的曹建華副院長介紹說,病人入院后,根據經驗判斷,如此嚴重創傷,極易出現大出血、休克及DIC等嚴重并發癥。不出所料,入院第二天的傍晚,曹院長查房時發現患者精神狀態差,面色蒼白,查血色素只有8克,血壓比入院時明顯下降,查體發現下腹部膨隆,捫及巨大包塊,判斷患者并發了腹膜后血腫,出現了休克早期癥狀,即予輸血800毫升。經積極、正確、及時緊急處理,患者生命體征漸趨平穩。在骨盆固定、牽引6天后進行了CT三維重建,顯示:骨盆不穩定型骨折、髖臼雙柱骨折,骨折類型系最復雜的一種。
患者左側髖關節失去穩定性,如不手術復位,日后將難以行走。若繼續臥床將產生肺炎、壓瘡、泌尿系感染、骨質疏松、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全身肌肉萎縮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挽救生命當然是關鍵,但把傷情降低到**程度、功能恢復到較好狀態、生活和生命質量提高到**狀態,才是患者最為理想的康復效果,也是醫者從醫的理想境界。該患者唯有手術,才能降低上述并發癥、減少死亡率及病殘率,并使左側髖關節功能重建,所以手術被確定為較好治療方案。
迎戰這臺空前的復雜大手術,依然非他倆莫屬:此次查房的主持人,服務副院長曹建華主任醫師,以及骨科在讀博士朱小建醫師。這對職業路上的黃金搭檔,在骨科領域,已數次聯手成功挑戰了一例又一例高難度、高風險手術。曹院長是四院骨科創始人,締造和見證了骨科的發展,而朱小建醫師是骨科的中堅力量。多年來,他們用自己的技術與愛心,為傷者解除傷病之痛、修復斷肢碎骨而不懈努力,使四院骨科醫療技術節節攀升,呈現科學、穩步發展的良好態勢。攀登之路上,他們帶領骨科團隊奮勇前行,隨時迎候不可預知的挑戰。這次,挑戰又擺在了他們面前,該手術系雙四級手術,術中術后極有可能出現繼發難以控制的大出血、血管神經損傷等意外,他們都進行了全盤考慮。
多年來經驗的積累、永不停息的迎新挑戰,使他們有夠的底蘊和勇氣,在面對這臺手術時,表現出一如既往的篤定、從容。當然,每次面對手術風險的那份警惕,在他們心里絲毫沒有放松過,這次也不例外。曹院長介紹說,手術采取前后入路同時進行,從切開、游離、分離、復位、內固定,到C臂機透視復位情況、放置負壓引流管、逐層縫合等,可謂刀刀精準、步步精心,未傷及到血管神經,手術非常成功。如此復雜手術,卻表現得運斤成風,游刃有余,其背后,誰說不是熟悉的解剖知識、熟練的刀法技術使然?!
手術從9點20開始到13:45結束,高度集中注意力下的4小時25分,可以想象,會使他們產生怎樣的一種掏空感,又可以聯想,隨之而來的滿足感是如何的被瞬間充斥。雖然這臺手術讓他們為之付出了許多心力,但帶來的成就感定會讓他們倍覺珍貴而無怨。
示范查房那天,張兵院長也親歷了查房全程。聽完病史介紹和手術經過后,大家來到了病人床前。患者躺在病床上,笑迎龐大的醫療陣容,非常樂意配合著將示范查房進行到底,并自始至終將滿意寫在臉上。最后,床位醫師欣喜地向大家匯報說,目前患者病情恢復中,左下肢能自主活動,無麻木感和疼痛感,肌力正常,屈伸運動能主動進行,術區腫脹消失,近兩天將拆線。聽聞此言,患者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