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一醫院始建于1953年5月,系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亦為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株洲臨床學院、中南大... [ 詳細 ]
心血管疾病,從認識到行動
時間:2012-10-23 20:40來源:求醫網
心血管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環系統的疾病,包括心臟和血管病,分為先天性心臟病(先心病),后天性心血管病,后天性心血管病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
進入21世紀,心血管疾病給人類帶來嚴峻挑戰。世界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的重大疾病中,心血管疾病(包括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最高,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約萬人。目前我國每年約有30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人口迅速老齡化,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成為全球上升較快的國家,超過許多發達國家。研究報告顯示到年人的心血管疾病與其相關的死亡率將有可能暴漲 73%,預計在年至年期間,心血管疾病將以每年超過50%速度增長。
迄今為止的心血管的主要病因-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危險因素有將近300種,但最重要的有十幾種,總體歸納為兩大類,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前者最重要的為年齡,性別和家族史,這些因素是不可改變的。環境因素最重要的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煙、飲酒、缺乏運動、不平衡膳食及精神壓力,這些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并可以改變的。
《心血管病報告》顯示,我國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呈明顯增長態勢,目前國內有高血壓患者估計2億人,血脂異常1.6億人,超重2億人,肥胖萬人,糖尿病多萬人,煙民3.5億人,還有大量飲酒和缺乏體力活動者,這些都是心血管病的巨大后備軍。
那么,心血管疾病如何預防呢?
1.控制高血壓:高血壓最終可導致心、腦、腎、和周圍血管病等心血管并發癥和死亡。
但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分別低于50%、40%、10%。我們應將血壓降至達標,減少心血管風險。
2.調節血脂異常:可通過多方面控制與治療來調節異常的血脂。
3.吸煙、飲酒習慣的改變:吸煙與心血管發病與死亡相關并有明顯的劑量-反應關系,被動吸煙也會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險,建議要戒煙。過量飲酒對心血管系統的損害是一種長期、慢性和積累的過程,酗酒者一定要減量和戒酒,不提倡高血壓患者飲酒,如飲酒,則應少量:白酒/葡萄酒(或米酒)/啤酒的量分別少于50ml、100ml、300ml。
4.控制糖尿病:
5.加強體育運動:一般的體力活動可增加能量消耗,對健康十分有益,定期的體育鍛煉則可產生重要的治療作用,可降血壓、改善糖代謝,因此,建議每天應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每天30分鐘左右),每周則應有3次以上的有氧體育鍛煉,如步行,慢跑、騎車、游泳、健美操、跳舞、太極拳、武術等。
6.改善不均衡飲食、控制體重:不平衡膳食的種類很多,導致的疾病也很多,能引起心血管損害的不平衡膳食主要有以下幾種:1)總熱量攝入過多,導致超重和肥胖2)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過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偏低,導致血脂異常,3)鈉攝入過多,鈣和鉀攝入偏低,導致血壓升高,4)食物纖維素和抗氧化維生素攝入過低,導致血壓和血脂異常。在控制體重方面:正常成年人腰圍應小于90(男)/85(女)cm,如大于上值則提示需要控制體重。
7.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為防止心血管病在可能出現的更大的流行,為了我們能有強健的體魄,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充分認識心血管疾病的危害,積極干預心血管危險因素,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