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4000多度的近視 難!一下植入兩個晶體
時間:2011-12-30 21:49來源:求醫網
后來我們了解到,患者張大爺,今年58歲,是大連市甘井子區人。讀中學的時候,視力就開始慢慢下降,近視度數不斷的增長,眼鏡的厚度也越來越厚,到后來戴眼鏡也看不清東西。視力問題給張大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極大地不便,從02年開始,張大爺就一直失業在家?,F在他只能看到較大物體的輪廓,就連下樓梯需要家屬的幫忙,甚至在過馬路的時候都看不清來往的車輛。
全方位考慮,確定治療方案
經過醫生的詳細檢查,張大爺除了患有高度近視外,還患有雙眼白內障。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綜合院內多名眼科專家的意見,何氏眼科大連醫院醫療院長徐彥決定為張大爺實施“雙晶體植入術”,可同時治療患者的高度近視和白內障。
徐彥院長是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會員,多年從事眼科臨床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有萬余例眼科臨床手術經驗,曾在英國Moorfeilds眼科醫院等多家國際優秀眼科醫療機構進修學習和交流。此次的雙晶體植入術,也由徐院長親自實施。
高度近視與超高度近視
據徐院長介紹,近視度數大于600度稱為高度近視,而近視900度以上的近視就稱為超高度近視了。超高度近視有時即使配了矯正眼鏡,視力也達不到正常范圍。超高度近視不僅會影響日常生活,還會給患者帶來諸多并發癥,如白內障、青光眼、玻璃體液化變性、黃斑出血和黃斑變性、視網膜變性、視網膜脫離等,且度數越高,引起并發癥的可能性越大,嚴重的還會導致失明及眼球萎縮。
在我國,超高度近視的發病率高達0.93%,相當于在大連的約600萬人口中,有11萬只眼睛存在超高度近視。但是,像張大爺這樣,近視高達4000多度的患者,我們醫院在大連市僅發現張大爺這一例。
目前,對近視的治療方法有很多,比如準分子激光手術,晶體置換術、有晶體眼的人工晶體植入術等,但是,對4000多度的超高度近視,目前就只能選擇雙晶體植入這樣的優秀手術了。
手術的難度與關鍵
徐院長告訴我們,因為患者的近視高達4000多度,手術需要一次性植入兩個晶體才能將他的度數提升到正常水平范圍內。術前需要對患者的近視度數進行詳細計算,對兩個人工晶體度數也需要進行計算和測量,選擇較好的方案。這次手術過程集白內障手術和近視手術于一身,需要先用超聲乳化儀清除患者的白內障混濁體,之后先后植兩個人工晶體,關鍵是在植入第二個晶體時還要將兩個晶體進行調整對焦,使兩個晶體的焦點完全重合,就像給照相機對焦一樣,來不得半點差錯。這就要求在放晶體的時候,要精確地計算好兩個晶體的位置,并采用精密手法將兩個晶體固定,晶體間距離要不遠不近、不偏不倚,手術每一步都要非常的精確。
雙晶體植入術術后需要恢復1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恢復正常,患者的視力會有一定的提升,勞動力也可隨即恢復。
何氏眼科也曾經在2006年成功的為來自大石橋的4200度的超高度近視患者張文鐸開展雙晶體植入手術。
給我們的啟示
徐院長告訴我們,超高度近視的發病原因有遺傳和環境兩大因素,而遺傳是發生超高度近視的主要原因。據張大爺說,他的家人中,很多都存在視力的問題。因此提醒家中有超高度近視患者的市民,要到專業的眼科醫療機構進行定期的檢查。
再者,很多超高度近視的患者視力逐漸減退,眼軸不斷的加長,如果能早期對自己的眼睛進行檢查和治療,是可以控制近視度數的增大的,并且越是早期治療,就越能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因此,對于那些近視度數不斷增長的患者,應該到醫院進行眼軸長度的監測,每隔一段時間到醫院進行一次眼科檢查。這樣,可以配戴角膜塑形鏡或后鞏膜加固術等方式進行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