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變態反應
時間:2012-03-21 11:33來源:求醫網
(1)變態反應的類別根據變態反應發生機制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分為四型:Ⅰ型速發型,Ⅱ型細胞毒型,Ⅲ型免疫復合物型,IV型遲發型。
(2)哮喘與變態反應
哮喘與變態反應有密切的聯系,已證實約80%的哮喘與Ⅰ型變態反應有關。其發生機制為機體接受抗原剌激后產生特異性IgE類抗體,游離的IgE即可與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結合,使機體成為致敏狀態。當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時,抗原與上述細胞表面的特異性結合,激活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使之脫顆粒。從被排出的顆粒中和細胞內釋放多種生物活性介質,如組胺、白三烯、激肽等,這些介質能引起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滲出,支氣管粘膜腫脹,粘膜分泌增多,嗜酸細胞向病灶部趨化等。使小氣道狹窄,通氣功能下降,出現哮鳴,發生I型變態反應的一系列癥狀。此外,外周血嗜堿粒細胞一定計數可作為I型變態反應性疾病中的支氣管哮喘的篩選試驗,同時也可作為支氣管哮喘治療效果的觀察指標。總測定:過敏性哮喘患者其血清總18只水平一般高于正常人。特應性患者接觸過敏原后,可誘導產生特異性IgE:,它粘附于皮膚或粘膜下層的肥大細胞表面的受體上,當它與再次進入體內的過敏原相遇形成一個過敏原與兩個IgE它抗體的橋連,致使肥大細胞內發生一系列生化過程,釋放出多種過敏介質,產生I型變態反應,在皮膚局部產生風團、紅暈及瘙癢等癥狀。嗜減粒細胞脫顆粒試驗亦可作為I型變態反應性疾病尋找特異性過敏原的有效手段,同時又可反應哮喘等過敏性疾病脫敏治療的機制。
從以上哮喘的免疫學診斷方法也可以看出哮喘與變態反應密切相關。從雎喘的防治看,哮喘患者一旦確定了特異性過敏原后,盡量避免或減少與該過敏原的接觸,如在致敏花粉開花季節粵開一段時間,如不能離開,可緊閉門窗在室內工作,外出時戴口罩,這樣便可以避免或減少變態反應哮踹的發生,減少發作的次數和嚴重程度。如果為一些無法避免的生活環境過敏原,如粉塵、煙霧、塵螨、霉菌、空氣中花粉等,一旦被確定后,則可采用脫敏治療,其總有效率可以達到80%以上。
從以上可以看出,無論是哮喘的發病機制,還是特異性、非特異性免疫學診斷方法以及防治都與變態反應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