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 > 醫院資訊 > 難治性癲癇如何治療

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
- 【類型】三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798-8417496
- 【網址】www.jdzdsyy.jdzol.net
- 【地址】市朝陽中路76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難治性癲癇如何治療
時間:2012-10-31 14:07來源:求醫網
癲癇是一種發作性疾患,是腦內神經元過度放電所引起的陣發性腦功能障礙,小兒癲癇發病率大約3‰~6‰,其中約1/3使用藥物難以控制,稱為難治性癲癇。
對于難治性癲癇主要有以下看法:盡管使用大劑量的抗癲癇藥2~3年,仍沒有緩解而持續發作者稱為難治性癲癇;使用一線抗癲癇單藥或多藥治療2年以上仍不能控制發作者稱為難治性癲癇;頻繁的癲癇發作,至少每周4次以上,應用適當的抗癲癇藥物正規治療且血藥濃度在有效范圍內,至少觀察2年,仍不能控制且影響日常生活,無進行性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顱內占位性病變。目前國內對難治性癲癇的診斷大都以此為標準。簡單地說是采用正規的藥物治療,通過多種努力仍不能控制其發作的癲癇。目前我國癲癇病的患病率為7‰,約70%的癲癇病人能通過服藥達到治愈目的,而30%的頑固性癲癇病(即難治性癲癇病),雖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仍不能阻止病癥發作,這部分病人及家庭常年生活在痛苦中。
一.難治性癲癇常見影響因素
1、特殊病因引起的癥狀性癲癇,如發育異常、腦腫瘤、腦外傷、腦血管病、各種代謝性疾病、缺氧、感染、寄生蟲。這是因為顱內異常病灶的持續存在,導致癲癇灶異常放電不能用藥物消除,藥物無法控制癲癇而成為難治。
2、 難治性癲癇綜合征,如嬰兒痙攣癥、顳葉內側癲癇綜合癥等,這與病人的遺傳和代謝有相當大的關系。或嚴重的癲癇導致顱內某些結構如海馬、杏仁核等的異常而導致癲癇難治。
3、 由于醫治不當或人為因素造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醫師指導不力、失誤或患者不能夠積極配合,導致一些患者發作了就吃藥,不發作了就停藥,吃吃停停,不正規系統的治療,使本來有效的藥物也變成無效,最后造成難治性癲癇;二是服用藥物成分不明的藥,沒有國家批準文號的藥,看象中藥或中成藥,里面摻雜有多種西藥,不按用藥規范辦事,成分交叉,重復用藥,給以后的藥物調整帶來困難,造成難治性癲癇;三是聽信偏方、秘方及江湖游醫的誤導,延誤了有效的治療,造成癲癇反復發作,對腦的傷害不斷加重,產生了精神和智能的障礙,形成難治性癲癇。
以上原因導致藥物不能消除癲癇病灶的異常放電,或不能阻斷異常放電的傳播途徑以及不能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而使癲癇成為難治性癲癇。
二. 難治性癲癇治療方法
目前主要是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1、藥物治療:目前難治性癲癇仍以藥物控制發作為主,治療原則是按發作類型用藥,經典的抗癲癇藥物(AEDS) 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苯巴比妥、乙琥胺及苯二氮卓類。藥物治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癲癇的診斷必須明確,對可疑的病例不能應用抗癲癇藥物治療;
(2)需要估計反復發作的機會和抗癲癇治療改善這些機會的程度,只有當這種發作反復的危險性超過藥物在醫學及社會心理上的危險性時,用藥才是合理的。臨床上許多醫生在診斷為癲癇后,不做任何影像學的檢查就不顧后果地用藥,導致許多不適合長期用藥的病人長期服藥。
(3) 癲癇發作應每年超過2次或2次以上,如果只有每年1次或數年1次,用藥就得不償失。
(4)長期用藥的毒副作用應考慮在內。
(5)個人因素也是決定開始治療的重要條件,如果一個人不能堅持規律服藥,間斷服藥的危害可能比不服藥更大。
(6)對存在促發因素的癲癇,在沒有消除促發因素之前就迫不及待用藥,如低血糖、糖尿病、酗酒或一些藥物及環境因素引起的癲癇,用藥效果差。
常用癲癇藥物的毒副作用有:
(1) 神經精神反應,如嗜睡、頭昏、視力模糊及復視,或平衡障礙引進共濟失調
(2) 胃腸道反應,如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消化不良、腹瀉或便秘
(3) 皮膚及頭發的反應。如皮疹、可逆性頭發脫落,嚴重者可出現剝脫性皮炎
(4) 體重增加,多者可增加到20公斤,可能是刺激食欲所致。
(5) 血液方面可出現血小板減少、青腫。苯妥英治療導致葉酸缺乏而出現巨紅細胞癥。
(6) 肝損害,如轉氨酶升高、黃疸。
(7) 性功能障礙,如女性的閉經、男性出現陽萎
(8) 致畸性。如懷孕婦女服用丙戊酸胎兒出現脊柱裂。
與特定藥物有關的副作用:如丙戊酸不要用在過去有肝病及有肝病家庭史的兒童,胎兒因母親服用苯妥英鈉而出現顱面及肢體遠端異常、發育遲緩及精神障礙等異常。牙齦增生是苯妥英特有的不良反應。
2.外科治療包括迷走神經刺激治療和手術治療
迷走神經刺激術治療對減輕頑固性癲癇,尤其是部分性發作有效,且副作用輕,用迷走神經刺激治療可使約35%的難治性癲癇病人發作頻率減少50%以上。
手術治療是適用于對正規抗癲癇藥治療多年,效果不佳,且進行性加重的難治性癲癇及腦部有確定的癲癇灶者,常用的方法有:(1)顳葉部分切除術。(2)大腦皮質病灶切除術。( 3) 胼胝體切除術。( 4 ) 杏仁核-海馬切除術,立體定向毀損術 (γ-刀/x-刀)。其中顳葉外皮質切除術是治療小兒難治性癲癇最常用的方式。
3、 手術適應癥有以下幾點:
(1) 繼發性癲癇,有明確的癲癇發作起源灶。
(2) 必須是藥物難治性癲癇,病人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用1~2種或3種抗癲癇藥物治療2年不能停止發作者。
(3) 癲癇必須是致殘性的頻繁發作,每月發作3~4次以上,影響病人的學習和工作。
(4) 手術前必須是藥物治療2年無效者
(5) 手術治療不致引起重要功能喪失。
(6) 病人和家屬對治療能理解和有強烈要求。
(7) 對于嬰幼兒和兒童,癲癇發作影響腦的發育,應提早手術,越早越好,因為兒童大腦早期尚存一定的的可塑性。
4、手術的時機
以下情況應優先考慮手術治療:
(1) 顳葉內側有硬化/海馬硬化
(2) 皮質發育畸形
(3)良性、低度惡性腫瘤
(4)海綿狀血管瘤及動靜脈畸形
(5)外傷性或腦膿腫性疤痕
(6)頻繁的跌倒發作。
5、手術能否就治療,從此告別藥物?
對術前發作時間短的顱內病變所致的癲癇,術后可以不需要或短期服藥,但對于大多數病人術后仍需繼續服藥1~2年,如果無癲癇發作,可逐漸減量直至停藥。術后如果仍有癲癇發作,仍需長期服藥,服用的藥物種類及劑量根據病人及醫生的經驗而有差異。
對于顳葉內側癲癇,有近70%的病人經手術治療后可終止發作,從而終生告別抗癲癇藥物,而海綿狀血管瘤引起的癲癇則有90%以上的病人可告別癲癇。
三、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尋求中藥治療效果如何
癲癇在中醫學上被稱為“癲”“癲疾”“癎癥”“羊角風”等,將其分為胎癎,風癎、驚癎、痰癎、食癎、瘀癎、狂癎、虛癎等。有抗癲癇作用的中藥有全竭、石菖蒲、天麻、丹參、白芍、洋金花、天南星、鉤藤、朱砂等,方濟有“草果知母湯”,“寧癎湯”,“風引湯”等。中藥治療癲癇是有一定作用的,有相當的一部分病人通過中藥可治愈或減少發作。但尚無明確證據顯示中藥具有與西藥相當的抗癲癇強度,多數患者仍不能完全脫離西藥而單純依靠中藥抗癲癇治療。另外中醫的灸法對癲癇也有一定的療效,病人及其家屬學會后,可在醫生指導下自行在家里治療,有效地控制癲癇的發作,減少藥物的攝入,因此,它是一種簡便易行、經濟環保、無副作用的綠色自我治療方法,大家應該多多嘗試。
2、廣告治療癲癇可信度高否?
現在任何一位醫生任何一種藥物都不敢保證治療或100%的治愈癲癇,衛生部已明令禁止醫療廣告上出現“治療”等文字。
現在一般西藥治療費用,進口藥物每月100-150元左右,如得理多、德巴金等,而國產藥物如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等,幾元至二三十元即可。凡是廣告語中含有名貴中藥、且每月治療費上千元的需要警惕其中的欺詐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