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遵義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貴州省精神衛生中心)創建于1968年,是由貴州省衛生廳直屬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為一體的... [ 詳細 ]
手足口病常識
時間:2012-10-31 17:00來源:求醫網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嬰幼兒常見腸道傳染病,以5歲以下的嬰幼兒多見。臨床上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潰瘍等表現為主,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致命性并發癥。
手足口病主要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約半數患兒于發病前1-2天或發病同時出現發熱,一般在38攝氏度左右。在患兒手、足、口腔黏膜以及臀部出現皮疹或皰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痛等癥狀。
二、手足口病不容忽視。
手足口病是常見多發傳染病,多發于嬰幼兒,腸道病毒引起,EV71病毒也是其中的一種。雖然成人也會感染該病,但由于自身免疫系統較完善,所以無任何癥狀,但感染后會傳播病毒。該病全年均有發生,每年春秋季節為高發期。少數患者可能因發現不及時誘發腦炎、腦膜炎、心骯炎、肺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三、手足口病個人及家族預防措施。
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族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居家治療的兒童,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
四、社會重視、積極預防。
針對手足口病防治,家長要引導孩子養成勤洗手、勤洗澡、飲開水衛生習慣,注意孩子營養的合理搭配,讓孩子休息好、適當曬曬太陽,增強自身免疫力;加強家庭室內外清潔衛生,家族成員的衣服、被褥要常在陽光下暴曬;對孩子使用的奶嘴、餐具等生活用品進行高溫浸泡或燒煮,對孩子使用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消毒劑(84消毒液或漂白粉)進行清洗;盡量少帶孩子到公共場所活動,特別是避免與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孩子接觸,減少被感染的機會;加強禽畜的圈養,減少孩子與禽畜的直接接觸;一旦發現孩子有發熱、出疹等表現,盡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并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孩子未徹底治愈前,不要急于讓孩子去上學,防止手足口病的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