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創建于1958年。通過新華人五十多年的勵精圖治,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具有專業特色,集醫、教、研和管理于一... [ 詳細 ]
我院首例鞘內注射留置導管自控鎮痛術緩解晚期癌痛
時間:2012-11-01 19:50來源:求醫網
9月12日,我院麻醉與重癥醫學科疼痛專科開展了醫院第一例鞘內注射留置導管自控鎮痛術,成功地緩解了患者房女士的晚期癌痛。
晚期癌痛是造成癌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在疼痛患者中,因各種原因使50%~80%的疼痛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傳統的嗎啡注射劑需要麻醉處方,單次注射藥效短,僅適合在醫院臨時應用;口服嗎啡緩釋片,可能引起患者頑固性便秘等并發癥,且不適宜胃腸道腫瘤等不能經消化道吸收的患者。目前蛛網膜下腔嗎啡自控鎮痛在國際上已經成為緩解晚期頑固性癌痛最有效的手段。鞘內留置導管的PCA模式就是將指定的留置導管置入蛛網膜下腔,從而起到中樞直接給藥的目的,它的優點是能恒速給藥,藥量僅需口服藥物的三百分之一,可使頑固性癌性疼痛患者顯著緩解疼痛程度,并可以有效減少阿片類藥物的副作用如便秘、頭暈等,在爆發痛時也可以及時加藥。
房女士患有晚期肺癌,腰椎磁共振和骨掃描均顯示已有椎骨的多發性轉移,對她而言每天的意義就是連續24小時的痛苦和煎熬,每天大劑量的口服嗎啡緩釋片和長期的化療、放療讓患者心力憔悴,治療的經濟負擔也讓家屬倍感壓力。9月12日下午3點。麻醉與重癥醫學科疼痛專科醫生們為房女士開展了醫院第一例鞘內注射留置導管自控鎮痛術。醫生從L2-3間隙側入法蛛網膜下腔穿刺,見腦脊液暢通后置入蛛網膜下腔導管,退去穿刺針后固定導管,經C臂機透視見導管位置正確,建立皮下隧道,內芯牽引導管穿過隧道,置入固定裝置,逐層縫合皮下組織,連接體外鎮痛泵。術后第二天房女士的疼痛明顯緩解,疼痛評分從術前的重度(9-10分)下降到了現在的輕度(2-3分)。
為了降低患者的手術費用,疼痛專科選擇了更經濟、更實用的體內輸注系統+體外嗎啡自控鎮痛泵的模式,與動輒十幾萬元的整體置入式藥泵相比,這種模式價格低廉,一套體內輸注系統僅需四千余元,而且體外鎮痛泵可循環加藥,長期應用,這樣既降低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又滿足了患者的鎮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