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醫院資訊 >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怎么“捂”最健康?

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類型】三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29-33339999
- 【網址】www.szfy120.com
- 【地址】陜西省咸陽市渭陽西路副2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怎么“捂”最健康?
時間:2013-02-26 17:13來源:求醫網
“春捂”,是指春季氣溫剛轉暖,人們不要過早脫掉棉衣。那么,捂多久較好最養生?怎么捂才能防病?哪個部位最該捂……
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的脫掉棉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春捂秋凍 到底“捂”多久
春語秋凍,“捂”多久較好呢?一般情況下,立春后最短也要捂10天—15天。這是因為雖然立春代表春天的來臨,但冬季的低溫并不會立刻回升,需要至少10天—15天的過渡時間。在這期間,氣溫變化較大,如果過早脫掉棉衣,頭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熱的氣溫變化中,因為不適應而受寒,從而導致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
怎樣判斷是否“捂”
“捂”的具體標準可以綜合考慮氣溫和個人感覺兩方面。
首先看溫度。通常來說,15攝氏度是一個臨界值。低于這個氣溫時建議繼續“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帶來的不便;而當超過這個溫度時,則可以考慮脫點衣服了。
其次憑感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耐受冷熱的程度也不同。如果“捂”著時不覺得咽喉燥熱,身體冒汗,即便氣溫稍高于15攝氏度也不必急著脫衣;如果感覺“捂”了身體會出汗,就不妨早點換裝,否則,“捂”出了汗,萬一再被冷風一吹,反而容易著涼。
最后還要注意晝夜溫差。這也是判斷捂不捂的標準之一。早春時節,應該多多關注天氣預報,提前一兩天了解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物。這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身體免受冷空氣突至的刺激,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特別是當天氣預報預告晝夜溫差超過7—10攝氏度時,就該小心防寒了。
每個人都要“捂”嗎
春捂要特別重視對頭、腳、頸、手這些部位的保暖,不要很快就摘掉帽子,取下圍巾、口罩,脫掉厚襪及手套,否則很容易降低身體免疫力,導致疾病入侵。“捂”依各人體質而有所不同,老人、小孩或體質偏寒者可多捂幾天,而體熱的人則可以少捂幾天。溫度在 15℃-20℃時,人們可適當減少穿衣。
別“捂”過了頭
“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捂過了頭,同樣對健康不利。另外,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強調脫衣要“遞減”,即衣物增減既要視天氣的變化情況而定,也要根據自身的體能素質。春季氣溫日差較大,早晚較冷,此時可適當捂一會兒。而晴日的中午時刻,氣溫一般都在10℃以上,此時可適當減衣服。一般來說,春季可以讓居室溫度適當高一點,被子也要適當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