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的輔助檢查
時間:2011-11-10 21:25來源:求醫網
3.肝功能檢查包括以下五項:
(1)血清酶測定于黃疸前期早期血清丙氨酸轉氨酶(ALT)開始升高,血清膽紅素于黃疸前期末升高。血清ALT高峰在血清膽紅素達高峰之前,一般在黃疸消退后1至數周恢復正常。測定ALT有助于早期肝炎的診斷。ALT升高并無特異性,單項ALT較正常值升高2倍以上,排除其他原因,結合臨床表現及免疫學動態觀察才有診斷價值。急性無黃疸型與亞臨床型多以單項ALT升高為特點。一般血清中ALT含量的高低與肝細胞壞死程度有關。重型肝炎時黃疸迅速加深,ALP反而下降,呈現膽酶分離現象,提示大量肝細胞壞死。淤膽型肝炎時血清堿性磷酸酶(ALP)升高,但不如肝外梗阻性黃疸顯著。肝損害嚴重時血清膽堿酯酶活性顯著降低。乳酸脫氫酶同功酶也有參考價值。
(2)色素代謝功能測定
常用有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測定、尿三膽檢查。黃疸型者血清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均升高。淤膽型者升高更顯著,同時伴有ALP及r谷氨酰轉肽酶(γ-GT)明顯升高。無黃疸型可選用腚青綠(ICG)滯留試驗或磺溴酞鈉滯留試驗,有助于診斷。
(3)蛋白代謝功能試驗麝香草酚濁度試驗,血清透明質酸測定均有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多反映慢性活動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指標。急性肝炎常常正常。
(4)其他凝血酶原活動度≤40%對診斷重型肝炎有重要意義,≤50%顯示有發展為重型肝炎傾向。血清膽固醇降低表示病情危重,增高見于梗阻性黃疸。
(5)特異血清學檢查檢測抗-HAVIgM是確診甲型肝炎的重要指標,是診斷甲型肝炎最可靠靈敏的方法。若抗-HAVIgM陽性即可確診為現癥感染,若陰性可以排除。
4.影像學檢查B型超聲、CT等,可了解肝臟大小、形態有助于肝炎的判斷。
5.HAV抗原抗體及HAV-RNA檢測
(1)抗-HAVIgM甲型肝炎特異性抗體-(抗-HAVIgM)出現早,一般在發病數日即可檢出,黃疸期達到高峰,1~2月抗體滴度下降,3~4月大部分消失。是甲型肝炎早期診斷的重要指標。常用方法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和固相放射免疫試驗(SPRIA),其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為急性肝炎患者檢測的常規項目。類風濕因子陽性標本可出現抗-HAVIgM假陽性,應引起注意。
(2)抗-HAVIgG當急性甲型肝炎患者出現癥狀時,血清中即可檢出抗-HAVIgG,初期滴度低,以后逐漸升高,病后3月達高峰,1年內維持較高水平,低水平在血中可維持數十年甚至終身。如雙份血清的抗-HAVIgG滴度,恢復期血清有4倍以上增高,可診斷甲型肝炎。常因患者就診較晚,采不到早期血清,也得不到抗體滴度增長4倍的結果,所以臨床上基本不用此診斷方法。抗-HAVIgG主用于檢測人群免疫水平流行病學調查。
6.免疫電鏡檢查HAV顆粒甲型肝炎患者糞便排毒高峰主在潛伏末期及急性期早期,故在前驅期和病后1周內采取糞便標本,可檢測出甲肝病毒抗原(HAVAg),也可檢出HAV顆粒,因HAV無慢性攜帶狀態,因此,在糞便中檢出HAV顆粒,即可證明為近期感染。由于從糞便排出HAV時間較短,當患者診斷為肝炎時,有的排毒已停止,故此時從糞便中未檢出HAV,也不能除外HAV的近期感染。因檢測HAV需要一定的條件,故本法不能作為常規檢查。
7.HAV-RNA利用克隆的HAVcDNA片段制成探針,采用cDNA-RNA分子雜交技術可檢測甲型肝炎急性期血清和糞便中的HAV-RNA。自從聚合酶鏈反應(PCR)應用于臨床以來,提供了檢測HAV-RNA更敏感的方法。用逆轉錄PCR(RT-PCR)法,先用逆轉錄酶將HAV-RNA轉為cDNA,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