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市中醫醫院座落在炎帝神農故里、編鐘古樂之鄉、風景優美的白云湖畔,是集中醫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中醫醫院,是湖... [ 詳細 ]
試解釋中醫學中的“風”
時間:2012-11-05 13:44來源:求醫網
一、中醫學中的“風”
中醫學認為:人體發病的外因為六淫(風、寒、暑、濕、燥、火);風為六淫之首,風為百病之長;風攜寒、濕、燥、火,侵襲人體肌膚、腠理、經絡、四肢百骸,引起風寒、風濕、風燥、風熱、中風等;人體感受風邪,引起風疹(皮膚呈游走性瘙癢、斑丘疹等);人體肝腎陰不足,肝陽偏亢,升動太過,引起肝風內動,等等。
二、日常生活中的“風”
“風”的概念,也廣泛應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如,家長見孩子身上起疹子、發癢,會隨口說:孩子受風了!
那么,有誰見到“風”了嗎?
有人馬上會說:我見到了!我感受到了自然界中刮的風,很有力;我身上起過包,一會兒這癢,一會兒那癢,受風了;我見過有人中風了,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等……
請問:從解剖學上找到“風”了嗎?
三、試解釋中醫學中的“風”
自然界中的“風”,具有游走和力的特點;;古人取象于自然,把人體患病后,游走和騷癢等表現,叫受風;引起這些表現的原因是“風”。
我認為:人體患病后的類似“風”的臨床表現,是人體內部間及人體內部與宇宙萬物間的動態平衡失調(陰陽失調)的表現;究竟屬于哪一種平衡失調,有待于深入研究。
古人在醫療的實踐中,摸索出了許多能治“風”的中藥,也研究出了許多能治“風”的方法;往往能很好的治療由風引起的疾病;其實,就是糾正了人體的動態平衡失調(陰陽平衡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