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山東施爾明眼科醫院)暨山東中醫藥大學眼科研究所、山東省青少年視力低下防治中心、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眼科中心,...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 > 醫院資訊 > 防盲治盲你我共同的責任
防盲治盲你我共同的責任
時間:2012-11-05 15:35來源:求醫網
防盲治盲 你我共同的責任
--關于社會各界共同關注防盲事業的倡議
國內現有白內障患者約400-500萬,如按照歐美國家白內障發生率為1/1000人口計,我國每年還要新增白內障130萬。隨著我國老齡化步伐的加快,這一數字還在增加,而國內每年僅能完成白內障手術約80-100萬。因此,我國每年仍有30-50萬白內障患者由于得不到治療而失明,幾乎每一分鐘發生一例新的盲人。因此,雖然開展防盲治盲20年來,各級政府﹑國際社會及許多社會團體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要實現“視覺2020,人人享有看見的權 利”,消除可避免盲這一目標,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最常見的致盲性眼病主要有白內障﹑青光眼﹑角膜疾病,這三大類眼病也正是我們防盲治盲的主要內容。如果能得到正確的治療,是完全可以避免致盲的。白內障按不同病因分為不同類型:一是老年性的白內障,占白內障的80%以上,為老年退行性病變。二是先天性白內障,出生時已存在晶體混濁,由遺傳因素或妊娠早期母體感染病毒或藥物中毒引起。三是外傷性白內障,由眼部的外傷引起。四是并發性白內障,因眼病或全身疾病引起,如色素膜炎﹑青光眼﹑糖尿病﹑腎病、低鈣血癥等。僅就白內障而言,我們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
一、各級政府要積極參與。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認識,把它提高到關系到整個中華民族的身體素質,關系到我國消滅貧困的高度來認識它,加大防盲治盲的有效投入。
二、眼科防盲技術水平發展不均衡。我國的白內障大多數在農村及邊遠地區,那兒經濟基礎差,醫療衛生資源潰乏,使大量的白內障盲病人無法得到治療。這就要求當地政府采取多種方法,籌集資金,加強當地醫院眼科醫生的培訓、添置必要的設備用于防盲治盲。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統籌。由于體制等多種原因,目前我們能做白內障手術的醫生大多集中在城市的中心醫院,許多高品質設備〔如手術顯微鏡,白內障超聲乳化儀〕也集中在這些大醫院。這樣,一方面是最廣大的農村及邊遠地區的白內障病人因經濟原因無法承受白內障手術費或根本不知道哪個醫院哪個醫生可以做白內障手術。另一方面城市中大醫院卻沒有足夠的白內障病人做,造成設備及人才的隱性浪費和閑置。
三、媒體要積極參與,普及正確的防盲知識。宣傳正確的防盲治盲觀點,抵制偽科學。目前白內障尚無理想的藥物治療,手術是單獨可以治療白內障的方法。由于經濟利益的驅動,目前許多報紙、電視上大肆宣揚ⅹⅹⅹ藥可以治療白內障,甚至在眼睛上貼上什么一小片,就可以**白內障,那都是騙人的鬼話。這些人抓住病人怕手術﹑怕開刀的心理,把手術的并發癥無限擴大,以達到騙人錢財的目的。因此,防盲治盲首先要做好科普宣傳這個大文章,使病人對白內障有一個基本的正確認識,應該讓他們知道:目前的白內障超聲乳化技術是一個非常安全有效、沒有任何痛苦的手術,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非常低,人工晶體植入率是很高的。我院從1989年獨立開展這一技術后,人工晶體植入率達到了90%。
四、眼科界的同仁要積極參與,同時要規范手術技術,保證手術質量。防盲治盲是我們今后相當長時間內的重要任務,也是我們眼科醫生的主要任務。眼科醫生尤其是從事白內障手術的醫生,更要知道自己所肩負責任之重大。一方面要加強宣傳。一是對病人宣傳一些基本的防盲治盲的常識,使病人少走彎路。二是要加強對自己的宣傳,要讓更多的病人了解你﹑熟悉你﹑信任你。另一方面要苦練基本功。對病人來說,一生可能僅做一次手術,成功和失敗對他來說非常關鍵。一個失敗的手術,可能給病人的一生帶來痛苦,這無疑對病人還是醫生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眼科醫生要明白:白內障手術不僅僅是一個復明手術,而是正常視力的重建手術。因此,應該把每一例白內障手術當作一件藝術品來精雕細刻,力求完好。只有這樣,才不會有愧于“光明使者”的稱號。我院畢宏生院長作為國內白內障學組副組長,山東省醫學會眼科分會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眼科分會主任委員,組織全省眼科醫師技術比武,每年組織全省和國內白內障學習班及手術培訓基地,為全省眼科規范防盲盡**努力。
五、發揮慈善愛心防盲手術車的功能,與政府、NGO等組織密切聯系,為更多偏遠山區的眼疾患者送上光明。復明四號慈善愛心防盲車運行幾年來,用于慈善愛心的功能越來越多,自 2007年9月至2011年12月,防盲車在鄄城、沂水、泰安、夏津、榮成、德州、蒼山、濰坊、東營等134個縣、市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行程 1**0公里,共計為12500名患者行復明手術,治療效果均滿意。
六、號召防盲事業人人參與,可以加入我們的防盲隊伍里來做義工,也可以一對一的幫助盲人患者脫盲,用各種方式來給他們帶來光明,用愛心照亮防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