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有限公司總醫院位于邯鄲市峰峰礦區,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滏陽河畔、鼓山腳下。醫院前身為清末民初(1903年)的“六合溝煤礦醫院”... [ 詳細 ]
什么是血性播散性肺結核?如何發生的?
時間:2012-11-05 19:04來源:求醫網
什么是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如何發生的?
血行播散性肺結核為結核菌及其毒素和代謝產物進入血液,隨血流進行播散肺組織及全身的結核病。因播散的時間不同、菌量不等、次數多少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在X線胸片上表現形似粟粒撒在肺部,所以又稱作粟粒型肺結核,通常叫做Ⅱ型肺結核。
1.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為大量結核菌在極短時間內進入血流所引起,因此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是全身血行播散性結核病在肺部的表現。主要是胸腔內淋巴結或初染灶干酪樣病變破潰侵入血管,大量結核菌借血液循環可播散到全身各個部位,如肺、腦、腦膜、肝、脾、腎、腸、骨骼、關節、淋巴結等引起結核病變。在病因上除結核菌菌血癥外,出現的高度過敏狀態是重要因素。兒童麻疹、百日咳和營養不良等常為誘發因素,最多見于嬰幼兒初染后6個月,特別是3個月內最易發病。
2.亞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為結核菌多次少量地進入血液循環,同時患者有相當的免疫力低下,故發病比較緩慢,過程比較遷延。多見于10~12歲以上兒童或青壯年。發病時原發病灶多已硬結鈣化,因此是屬于繼發性肺結核的內源性復燃類型。多數在兩肺上中部,有的病灶屬增殖性,較陳舊,有的病灶屬浸潤性,較新鮮,可發生病灶周圍炎甚至融合溶解,出現空洞。此外可見纖維索條狀陰影和代償性肺氣腫。本型預后較好。治療后多數病灶可吸收、硬結或鈣化,但如有廣泛纖維硬結現象,則對兒童心肺功能有影響。不及時治療或病程反復惡化時,可逐漸演變成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
在機體對結核菌的特異性免疫接種尚未形成之前,原發感染后均應有少量淋巴血行播散,多數不發生臨床癥狀,結核菌被及時消滅或僅留下潛伏病灶。只有當機體免疫力降低時,毒力強,大量結核菌一次或在極短時間內多次進入血液循環而引起。此時機體變態反應增強,可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強,結核菌可通過血管侵入肺間質,進而侵入肺實質形成粟粒大小的結節。
結核菌通過肺靜脈、體動脈進入體循環引起全身播散性結核;通過肺動脈、支氣管動脈及體靜脈系統侵入者引起肺部播散性肺結核;個別情況下肺部病灶中的結核菌破入一側肺動脈或其分支,可引起一側或部分肺葉的血行播散性肺結核,與支氣管路播散有明顯區別。
結核菌侵入血流的途徑大致有:①肺內原發灶或肺門、縱隔干酪樣壞死淋巴結內的結核菌侵入血管或淋巴管,一般情況下是從縱隔淋巴結進入靜脈,或通過胸導管進入鎖骨下靜脈入血流;②結核性血管內膜炎或血管壁上干酪病灶內的結核菌潰入血流;③肺內結核菌經毛細血管直接進入血流;④體內某一部位,如泌尿生殖器官、骨關節的結核病灶,及其他肺外干酪壞死性病灶的結核菌潰入血流或淋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