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駕危險不遜酒駕——開車避開四類藥
時間:2012-11-06 14:39來源:求醫網
酒后駕車很危險,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服藥后駕車危險程度也不遜于“酒駕”。作為一名對自己和他人生命負責的駕駛員,除不能酒后駕車外,開車時也要避免服用以下這些藥物。
吃了想睡覺——抗組胺成分讓人嗜睡(代表藥品:感康、泰諾、撲爾敏)
多數感冒藥吃完后會覺得頭昏昏沉沉、想睡覺,醫院藥劑科主任醫師翟所迪說,這是抗組胺成份在作怪。一些退熱、抗過敏等藥物也含有這些成分,會遏制中樞神經,出現困倦、嗜睡等現象。另外,鎮靜催眠藥也會使開車時瞌睡,易出現問題。
吃了變遲鈍——止痛藥等讓你反應慢(代表藥品:芬必得、布洛芬)
熟練司機都知道,開車是個腦力活兒,駕駛者的控制力和反應力非常重要。而布洛芬等止痛類藥物會影響神經系統,影響到開車時的控制和反應。而治療癲癇的藥物也會降低大腦細胞興奮性,使患者反應遲鈍,精神差。
吃了太興奮——神經興奮過頭讓人不靈敏(代表藥品:硝酸甘油、諾龍、洛貝林)
一些藥物服用后讓人反應變慢,另一些藥物則是讓人興奮。緩腫瘤藥物會刺激到神經中樞,引起厭食、惡心、嘔吐反應,影響駕車。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會讓人興奮,感覺不靈敏。在開車時往往不能很好的控制方向盤,對剎車油門的感應降低,十分危險。
吃了“被酒駕”——酊劑藥物幾乎都含酒精(代表藥品:藿香正氣水、云南白藥酊、濟眾汀)
有些人喝了藿香正氣水后“被酒駕”。醫生提醒,一些中藥在炮制中會用到乙醇,服用后可能會被檢為酒駕。另外,幾乎所有的酊劑藥物都含酒精,像白藥酊,實在需要服用時建議休息半小時后再上路。
藥劑科專家提醒,駕駛者在服藥期間較好不要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