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醫學院附屬和濟醫院成立于1999年8月。經過10年的建設和發展,醫院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三...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長治醫學院附屬和濟醫院 > 醫院資訊 > 4歲寶寶為何出現“牽拉肘”
4歲寶寶為何出現“牽拉肘”
時間:2013-02-28 11:48來源:求醫網
一大清早,四歲的小朋友瑩瑩便由媽媽急匆匆的帶到中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來看急診。
原來,瑩瑩的媽媽做好早點,趕快去叫瑩瑩起床,想讓她早點去上幼兒園。可瑩瑩還沒睡醒,媽媽趕快拽她出被窩。媽媽在拉著瑩瑩的右手匆匆給她穿上衣的時候,瑩瑩猛然哭鬧起來,用左手使勁推開媽咪的手。怎么也不讓媽媽碰她右手,而且使勁說:“疼!疼!”這可把媽媽嚇壞了,趕緊帶她去醫院看急診。來到醫院,醫生一檢查并詢問病史,便告訴小兒的媽媽這是牽拉肘,經過簡單手法復位,瑩瑩的右手很快就活動自如了。
所謂“牽拉肘”,顧名思義,就是牽拉肘部引起的損傷,醫學上稱“橈骨小頭半脫位”,這種情況多發生于4歲以下的幼兒。
當給小寶寶穿衣服,或拉著手散步,上下樓梯突然跌倒,猛然牽拉孩子的胳膊后,這時如果孩子驟然間啼哭不止,或喊叫被牽拉的胳膊疼痛。那么這時寶寶可能發生“牽拉肘”。
孩子的肘關節往往呈半屈位,前臂呈旋前位,不敢旋后,不能抬舉與取物,不能自由活動,在肘關節的橈骨頭處有壓痛,局部卻無明顯的腫脹和畸形。這種錯位好發于4歲以下的兒童,6歲以后少見。這是因為4歲以下的兒童橈骨頭上端發育尚未完全,肘關節囊及韌帶均較松弛薄弱所致。由于“肘錯位”后患肢疼痛致活動受限,容易被忽略或誤診為其他肘、肩部損傷而延誤處理。
一旦兒童發生肘錯位,家長不必驚慌失措,采用手法復位治療即可。由于手法較為簡單,家長不妨先試一試,如果不行,再去醫院就治。
具體操作方法是:抱患兒端坐,術者同患兒相對。將患肘屈曲90度置患兒身旁。術者一手握住上臂下端,以防止肩關節轉動,并將拇指置于橈骨頭處。另一手握住患肢手腕,連續做數次前臂旋后動作。此時,可聽到清脆的輕微彈響聲或手指有彈跳感,表示橈骨頭已復位兒停止哭鬧,并可用患手上舉取物。橈骨頭復位后,一般不需要固定,但應該提醒家長注意的是,切忌不可用提物的方式或突然牽拉小兒手臂以免脫位再次發生而形成習慣性脫位。
對脫位超過24小時或有反復脫位史的患兒,因局部有腫脹,復位時彈響聲或彈跳感多不明顯,復位后疼痛也不一定即刻消失,但其他癥狀大多能緩解。此時,宜用頸腕帶將肘部固定在直角位置1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