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會不會變宮頸癌
時間:2012-04-16 11:47來源:求醫網
根據最近幾年的臨床統計顯示,在20~30歲年輕女性所患的婦科疾病中,宮頸糜爛的發病率高達90%。宮頸糜爛低齡化的現象日趨嚴重。有很多年輕女性還錯誤地認為宮頸糜爛、宮頸有炎癥,就會變成宮頸癌,這是對宮頸糜爛的錯誤認識。
宮頸糜爛,作為女性最常見的一種疾病,本身并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在已婚、體弱的女性中最為多見。主要是指在陰道內的子宮頸豁膜完全剝離,露出底部粗糙的組織面,如潰瘍樣,無上皮覆蓋。通常在陰道內的子宮頸可見一大小不等的圓圈或范圍不規則的紅色區,表面有單層的柱狀上皮覆蓋,其下毛細血管充血水腫,腺體閉鎖,積存戮性或膿性分泌物,表面常呈赤紅色,凹凸不平,呈糜爛狀, 宮頸糜爛會不會變宮頸癌啊?
人們知道,子宮頸,是阻止致病菌進入女性內生殖器的一條重要防線,但它本身卻受著各種致病因素的侵襲,極易感染炎癥。在日常生活中,以慢性宮頸炎更為常見。
宮頸糜爛會不會變宮頸癌啊?引起宮頸糜爛的原因很多,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宮頸或造成宮頸外翻是造成宮頸糜爛的主要原因。因宮頸受到損傷,致使大量細菌侵入宮頸而引起感染;宮頸陰道部分的上皮為鱗狀上皮,對炎癥的抵抗力較弱。細菌主要侵入柱狀上皮所覆蓋的部分,因宮頸內膜皺裂多,細菌潛藏于此處,感染不易被徹底消除,既而形成慢性子宮頸炎癥;當宮頸外口處的宮頸陰道表面的鱗狀上皮因炎癥而喪失,被宮頸的柱狀上皮覆蓋,使這部位的組織呈顆粒狀的紅色區,也就是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的主要癥狀為白帶增多,因炎癥的范圍及程度的不同,白帶的量、性狀、色及味也不同。一般臨床常見呈乳白色勃液狀,有時呈淡黃色、膿性或帶有血性,伴有息肉形成時易有不規則陰道出血或性交后出血。當炎癥沿子宮骸骨韌帶擴散到盆腔時,可有腰痛、盆腔下墜痛及痛經等癥狀,每次月經、排便或性交時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