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醫學中心
- 【類型】民營
- 【網址】yh.hnwjzy.com
- 【地址】鄭州市二七區康復中街1號(鄭州市京廣路火車站西出口南側天橋康復前街向里步行5分鐘即到)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資訊更多>
- 暫無內容1
家長應該正確的認識小兒腦癱的早期癥狀
時間:2012-07-30 11:42來源:求醫網
家長應該正確的認識小兒腦癱的早期癥狀。腦癱又被稱為腦性癱瘓,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小兒腦癱在我國的發病率一直很高,給患兒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家長了解腦癱的癥狀表現對及時的治療有很大的幫助。下面就請生物治療中心專家為我們詳細的介紹下小兒腦癱的癥狀表現。
小兒腦癱的癥狀主要表現為:
1. 姿勢異常:腦癱患兒異常姿勢多種多樣,與肌張力異常及原始反射延遲消失有關。俯臥位,由于緊張性迷路反射延緩消失,嬰兒時期(3~4個月以后)表現為俯臥位時屈肌張力明顯增高,四肢屈曲,臀部高于頭部;或不能抬頭,雙上肢不能支撐軀干,肩部著床,臀部高舉;或上肢內旋、屈曲,兩手握拳,下肢伸直,內收內旋,足尖朝內;也可表現為一側異常,一側上肢肘關節屈曲、腕關節屈曲,圖中所示為左側受累。
2. 運動發育落后、主動運動減少:運動發育落后表現在粗大運動和(或)精細運動兩方面。正常小兒3個月時能抬頭;4~5個月時能主動伸手觸物,兩手能在胸前相握,安靜時能在眼前玩弄雙手;6~7個月時會獨自坐在較硬的床面不跌倒,8~10個月時會爬,爬時雙上肢或下肢交替向移動;1歲時能獨自站立;l歲~l歲半時能行走。腦癱小兒在上述年齡階段一般都不能達到正常小兒水平。
3. 反射異常:正常小兒1個月扶成直立位時,小兒能豎頭,4個月直立位時將小兒軀干向左右傾斜時頭能保持正中位。腦性癱瘓小兒不出現此反射。正常4~5個月小兒扶成坐位時,如突然向一側傾斜其軀體時,能伸出上肢,做支持軀體的姿勢,而腦癱小兒不出現此動作。8~9個月的正常小兒能引出"降落傘反射",腦性癱瘓小兒不能引出。
4. 肌張力異常:肌張力是安靜狀態下肌肉的緊張度,通過被動地屈曲、伸直、旋前、旋后肢體,了解其肌張力。小嬰兒可握住其前臂搖晃手,根據手的活動范圍了解上肢肌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