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陳世民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陳世民大夫個人網站 > 中醫對咽炎的治療方法及介紹

中醫對咽炎的治療方法及介紹

時間: 2012-02-21 01:56   來源: 求醫網

  慢性咽炎是以咽部紅腫疼痛,或干燥、異物感,咽癢不適等為主要表現的咽部疾病

  中醫病機

  多由素體肺腎陰虛,或風熱喉痹反復發作,余邪留滯不清,傷津耗液,使陰液虧損,咽喉失于濡養,兼之虛火上的,從而導致本病的發生。

  中醫診斷

  本病多在臟腑陰陽氣血虛損的基礎上發生,一般病程較長。臨床所見,以陰虛為多,陽虛相對少見,亦有在陰虛或陽虛的基礎上兼挾"痰凝"或"瘀血"而表現為虛中挾實者,辯證時須仔細區分。

  1.肺腎陰虛

  證候:咽部干痛不適,灼熱感,異物感,或咽癢干咳,痰少而粘,癥狀朝輕暮重,可伴有午后潮熱、兩顴潮紅、虛煩失眠、大便干燥、腰膝酸軟等癥,檢查咽部粘膜暗紅、干燥,舌質紅少津,苔少或花剝,脈細數。

  辨析:①辨證:本證以咽部干痛,灼熱感、粘膜暗紅、朝輕暮重、大便干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為辨證要點。②病機:肺腎陰液虧損,咽喉失于濡養,故咽干痛或異物感;陰虛則火旺,虛火上擾,則咽喉有灼熱感、兩顴潮紅;虛火煉津成痰,燥痰粘于咽喉,則咽癢干咳、痰少而粘;上午陽氣盛,下午陰氣盛,陰虛則癥狀朝輕暮重,午后潮熱;陰液不足則大便干燥,虛火擾心則虛煩失眠;腎虛則腰膝酸軟;舌紅苔少、脈細數為陰虛火旺之象。

  2.脾腎陽虛

  證候:咽喉微痛,哽哽不適,或干焮不思飲,飲則喜熱湯,咽內不紅不腫或略帶淡白色,語聲低微,精神不振,小便清長,大便溏薄,納谷不香,手足不溫,腰酸腿軟,舌淡,苔白滑,脈沉細弱。

  辨析:①辨證:本證以咽部不適、咽干而不思飲、咽內不紅不腫、精神下振、舌淡苔白滑、脈沉細弱等為辨證要點,可見于長期過用苦寒藥物的患者。② 病機:真陽虧損,陰寒內盛,致陰盛格陽、浮陽上越,則有咽喉微痛不適或咽干等"上熱"的假象,因其本質為陰寒內盛,非津液不足,故雖覺咽干而不思飲,飲則喜熱湯,語聲低微、精神不振、小便清長、手足不溫皆陽氣不足之象;納呆、便溏為脾虛;腰酸腿軟為腎虛:舌淡苔白滑、脈沉細弱為陽虛之征。

  3.痰火郁結

  證候:咽部異物感、痰粘著感、焮熱感,或微痛,易惡心作嘔,痰粘稠帶黃,口臭,檢查咽部色暗紅,粘膜肥厚,咽后壁濾泡增多甚至融合成塊,咽側索肥厚,舌質偏紅或有瘀斑瘀點,苔黃厚,脈細滑數。

  辨析:①辨證:本證多在陰虛的基礎上發生,纏綿難愈,以咽部種種不適感,易惡心作嘔、咽后壁濾泡增多、粘膜肥厚等為辯證要點,即所謂"簾珠喉痹"。②病機:陰虛喉痹長期不愈,虛火久蒸,灼津成痰,加之久病,心情不舒,肝氣郁結,氣滯痰凝,痰、火、瘀互結,則咽部肥厚、顆粒狀濾泡增多,導致種種咽部不適感;痰阻則易惡心作嘔;痰火互結則咯痰粘稠帶黃、口臭;舌、脈為陰虛、痰火郁結之象。


分享贏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