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老先老腿。時常有老年人出現這樣的場景:走了一段路,停下來休息幾分鐘,再走一段路,再停下來休息。“年紀大了,走不動了”,這樣的說法看似正常,其實很有可能隱藏著一個健康隱患。王斌主任說:老年人出現走走停停的情況,要考慮是否出現該病的可能性。如果雙腿發冷發麻,一樣要考慮這個疾病。
主任介紹,這種病癥是全身動脈硬化在局部的表現,簡稱ASO或者LEAD,常見的表現有冬天雙腿發冷發麻、間歇性跛行、甚至有淤血而出現肢體疼痛。所謂間歇性跛行,指的是患者在走路時,由于下肢缺氧,產生痙攣性疼痛,被迫停止走路后需要進行休息。休息一會兒以后,能夠繼續走路了,但再走相同的距離以后,患者再度需要休息,陷入循環。
“一般來說,冬天患者會比較多,但現在患者在逐漸增加,最近兩個月來,我們接診的病人比今年1、2月份還要多,”主任說,“患者年齡通常在70歲以上,不過也有三四十歲的年輕人來求診。”
究其原因,主任說,一方面與飲食結構的改變有關,另一方面人均壽命的增長,慢性病的增加也有關系。此外,煙草的影響也非常大。所以對該病患者的第一個要求便是戒煙。如果患者能走路一公里以上的,那么不需要進行其他治療,只需要控制好基礎性疾病,通過指導藥物,以及進行適當的步行鍛煉。如果情況嚴重的,則需要進行綜合性的治療方案。
由于很多人對該病認識不足,所以容易被誤診為閉塞性脈管炎或心、肺功能不足等其他疾病,常得不到及時治療,嚴重者甚至被迫截肢。因此,早診斷早治療是預防該病的關鍵。
主任說,老人常用的摸膝蓋判斷是否缺血的方法并不正確。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摸腳背上的足背動脈,正常人的足背動脈跳動如同心臟一樣有力。另外就是按腳趾,按到腳趾發白后迅速放開,一般人3秒內就會充盈起來,缺血的人可能需要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