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脈性肝硬化為各型肝硬化中最常見者。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營養失調,腸道感染,藥物或工業毒物中毒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病因均可引起,但本病在歐美因長期酗酒者引起多見(酒精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則可能是其主要原因(肝炎后肝硬化)。癌變 低。
首先,門脈性肝硬化的病理變化是怎樣的?
肉眼觀,早、中期肝體積正常或略增大,質地正常或稍硬。后期肝體積縮小,重量減輕,由正常的1500g減至1000g以下。肝硬度增加,表面呈顆粒狀或小結節狀,大小相仿,**結節直徑不超過1.0cm。
切面見小結節周圍為纖維組織條索包繞。結節呈黃褐色(脂肪變)或黃綠色(淤膽)彌漫分布于全肝。假小葉結構、大小基本一致,見肝細胞變性和點、灶狀壞死的基礎病變。
其次,門脈性肝硬化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門脈高壓癥出現早且重,晚期出現肝功能障礙。
1、慢性淤血性脾大脾大后引起脾功能障礙。
2、腹水。
3、側支循環形成胃底于食管下段靜脈叢曲張,甚至破裂發生致命性大出血,肝硬化患者常見死亡原因;直腸靜脈叢曲張,形成痔核,破裂便血;臍周淺靜脈高度擴張,海蛇頭等。
4、胃腸淤血、水腫。
那么,門脈性肝硬化怎么治療呢?
如需幫助,您可以點擊 【在線答疑】 與醫生在線交流。祝您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