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劉女士、32歲、因月經不調、自服中藥3月余,近日出現惡心、嘔吐、厭食、上腹痛、尿色深的癥狀,遂到醫院就診。抽血急查生化、血常規、檢查結果顯示血清谷丙轉氨酶顯著增高,膽紅素異常。根據報告,醫生告知她是嚴重的肝功能損害,可能與服用中草藥有關,診斷為藥物性肝炎。
劉女士非常納悶,自己沒有肝炎的歷史,難道長期服中藥會損害肝臟功能嗎?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認識藥物性肝炎吧。
什么是藥物性肝炎?
西安北大肝病研究院專家指出:藥物性肝炎簡稱藥肝,是指由于藥物或/及其代謝產物引起的肝臟炎癥性損害,是一種非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是引起肝功能異常的常見原因,但它不具有傳染性。通過停藥、休息和保肝治療后,一般很快可以痊愈,嚴重者可導致肝功能衰竭。
目前已經發現有上千種藥物可引起藥物性肝炎,并且藥物名單在逐年擴展,其中包括醫學處方藥及人們因治療、營養等目的使用的非處方藥和中草藥。
引起藥物性肝炎的具體原因是什么?
1、為了治療疾病,服用了肝毒性藥物。
這種情況十分多見。如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藥,結核病患者使用抗癆藥,臟器移植患者使用免疫遏制劑等,這些藥都對肝臟有損害。
2、患者亂用藥。
一些人有病不找醫生,自己買藥吃,但不了解藥物的不良反應或服用劑量要求,結果造成肝損害。其中,女性因吃減肥藥導致藥物性肝炎的比較多見。
3、中藥和補藥都有一定副作用。
人們對草藥或食補較沒有警覺性,認為多吃無害,導致中草藥所致的不良反應逐年增多,引起肝損害的病例也隨之逐年增多。據國內1995-1997年間文獻報道,中草藥所致的肝損害占所有藥物性肝損害的20-30.2%之間。
4、盲目補肝。
很多人有個錯誤的概念,以為肝不好就需要補肝,拚命吃藥,結果產生了藥物性肝炎。
溫馨提醒:藥物性肝炎病因多,患者應去正規醫院做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只有明確了病因,才能對癥治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如果一旦發現自己患上了藥物性肝炎,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早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