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為什么會并發消化性潰瘍?有關資料表明,乙肝患者并發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率在30%左右,明顯高于普通人群。為什么肝病患者會并發消化性疾病呢?乙肝患者并發消化性潰瘍是怎么回事?讓我們看看西安北大肝病研究院專家是怎么說的。
西安北大肝病研究院肝病專家指出:乙肝患者并發消化性潰瘍是臨床上常有的表現。此類患者主要表現為泛酸、暖氣、上腹部疼痛不適,與乙肝本身的癥狀有時難以區分,因此臨床上有相當一部分醫生對乙肝患者伴有消化性潰瘍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有些患者在發生潰瘍穿孔致急腹癥需手術時才得以發現。
乙肝患者為什么會并發消化性潰瘍?乙肝并發消化性潰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過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① 乙肝患者血清胃泌素、5-羥色胺水平明顯高于正常人群,胃酸濃度增加,容易致使胃及十二指腸粘膜屏障損害。
② 乙肝病毒在胃及十二指腸粘膜中繁殖,引起粘膜損傷,或通過免疫介導損傷胃及十二指腸粘膜。
③乙肝(如於膽型肝炎)治療過程中使用糖皮質激素,對消化道粘膜造成傷害,同時也易于誘發潰瘍。
④ 慢性乙肝以及肝硬化患者門靜脈壓力升高,胃腸血流速度減慢,胃腸粘膜容易發生淤血性缺氧,胃及十二指腸粘膜血液循環障礙,平常功能減低。
西安北大肝病研究院專家提示:當乙肝患者,尤其是慢性乙肝、肝硬化出現疑似消化性潰瘍的癥狀時,應及時進行胃鏡等檢查,以明確其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