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傷害人類健康的“殺手”。此病的死亡率和發病率已經超過腫瘤而躍居第一。其中,心律失常是心血管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癥狀。根據發現現在已經有很多的人患上,但是大部分原因都是生活因素引起的。
(1)吸煙:“吸煙有害健康”,煙草有著許多有害的物質刺激著人們的自主神經,從而導致了心律失常。
(2)飲食:喝酒喝多了會增加心臟負擔,增加心肌耗氧量;此外大量喝咖啡也是一樣的結果。
(3)體位改變:據研究,人體一旦發生變化,除迷走神經張力有變化外,血流動力學也也會發生改變。一些人由于適應、調節能力差,在由立位到臥位或由臥位到立位時,就會產生短暫性想心律失常,這樣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做心電圖。
(4)吞咽食物:有的患者在吞咽食物3-5分鐘就會產生心悸、頭昏甚至昏厥;還有的時候就是心跳過快、頻繁早搏;有的時候出現心跳過慢、傳導阻滯,“狼吞虎咽”時癥狀就更明顯。吞咽食物引起的心律失常大多數是可以自行消失的,但是反反復復發作的話也有死亡的例子的。因此,在平生活中吃東西要細嚼慢咽。
(5)穿衣:穿合成纖維的衣服會使一些人患上早搏。這可能與機體對合成纖維過敏導致組胺類物質釋放有著非常大的關系,也可能是合成纖維衣服引起的皮膚靜電干擾,改變體表電位差,從而造成臟電傳導發生異常。
(6)寒冷刺激:機體突然受寒,神經系統受刺激,血管突然收縮,這時候血壓就會增高,從而引起心律失常,嚴重的患者是會失去生命的。
(7)劇烈運動:運動時通過降低副交感神經張力,增加交感神經張力,會使心率增快,房室傳導改變,心肌耗氧量增加,誘發心律失常。
(8)情緒變化:大喜大悲、憂思過度,以及驚恐、憤怒等,均可通過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使心臟神經功能及內分泌激素釋放失衡,從而造成心跳發生異常。
足以可見,我在平時生活中要注意以上的因素,這樣才能減少心律失常的發生。北京寶仁中醫醫院專家提醒大家,要注意生活細節,從而改變生活細節,為正常心跳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