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心慌的不適體驗,有的表現為出汗、乏力、胸悶、頭暈,嚴重的可能出現心絞痛、暈厥等。但是誰也不知道,這些情況的誘因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相關的關系。給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所想要減少心律失常的發病率,就要從日常生活開始做起。
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不僅會引起消化系統疾病,同時可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循環系統一系列病理變化。
飽食后,分布在胃腸道內層血液相應增多,可使心輸出量增多而加重心臟負荷,可影響心臟的供血,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而可出現心律失常。另一方面,由于飽餐后迷走神經興奮,可導致竇房結節律性減低,易發生嚴重心律失常。
吸煙
大量研究證明,煙草中含有尼古丁、煤焦油和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質,尼古丁可使人產生依賴性,對心血管的危害較大。
不少人認為吸煙只會使肺部得病,而不會引起心臟問題。殊不知,習慣吸煙的人或經常暴露自己在吸煙環境中的人可使血中的氧氣被消耗,使人體缺氧,使心臟冠狀動脈反復收縮,血管內膜受損,血流減慢,影響冠狀動脈的供血,導致冠心病,或心絞痛發作,而出現心律失常;血中兒茶酚胺分泌增多,促使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引起心率加快,周圍血管及冠狀血管痙攣,血壓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時一氧化碳增多,使血氧濃度下降,組織供氧不足,使心臟興奮性增高,誘發室顫等惡性心律失常。
酗酒
一般認為少量低濃度酒可使血管擴張、心率增加,促進循環,起到活血作用;還可使小動脈管腔暫時擴張,有一定降壓作用;還可以延緩膽固醇等脂類物質在血管壁沉積,以起到預防血管粥樣硬化。
但過度飲酒可使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早搏增加。大量酒精會直接損害心肌,造成心肌能量代謝障礙,使心肌功能減弱,或增加冠狀動脈阻力,從而使冠狀動脈血流減少而出現心律失常。此外大量飲酒還可使大腦皮層的興奮與遏制失衡,當神經系統對心臟的調節發生障礙時,便會出現各種心律失常。
對于生活中運動、勞累、睡醒等突然出現的心慌不適,不要緊張,休息后不能緩解,可能需要至最近的醫院行心電圖檢查,如果持續數天都有類似表現,可以行動態心電圖檢查篩查可能的原因。再嚴重的患者就到正規專業的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北京寶仁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