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癲癇一般稱為小兒良性癲癇,臨床上將特發于兒童的某一特定發育時期,癥狀比較輕微,多數能夠隨著神經系統的完善自行緩解、治療及預后良好的幾類癲癇統稱為良性癲癇。那么,有哪些癲癇類型屬于良性癲癇呢?
兒童良性中央回-顳區棘波灶癲癇
此類癲癇是良性癲癇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發病年齡為2-13歲,以5-10歲的兒童占大多數,青春期多能自行緩解、停止發作。發作常表現為口唇、咽喉的局部發作,比如出現流唾沫、咽喉作響、唇舌抽動、呼吸困難、無法張口或吞咽等,也可能出現同側的肢體抽搐。一般不喪失意志,但可能伴有意識障礙或軀體感覺障礙。
兒童枕部放電灶癲癇
此類癲癇屬于原發性良性癲癇,多與家族癲癇史有關。一般發作于15-17個月的嬰幼兒,絕大多數在成年以前能夠緩解,極少數轉為其他類型的發作。發作一般以視覺癥狀為前兆,如出現發作性黑朦、光幻覺、錯覺等,然后繼發半側肢體痙攣性抽搐、全身性強震陣攣抽搐或精神運動性發作。發作后有些患者會偏頭痛、惡心嘔吐等反應。
兒童良性轉側發作性癲癇
此類癲癇多發病于兒童晚期或青春初期,一般在睡醒時發作,預后良好。患者發作時頭部、眼部以及四肢軀干會轉向同一側,以短暫的失張力和肌陣攣較為常見,有時會出現全身性的發作,發作時不喪失意識。
小兒良性感情性癲癇
此類癲癇屬于精神運動性癲癇,患兒一般在3-10歲左右發病,大多數在15歲之前能夠停止發作。發作無明顯的精神因素,患者會毫無征兆地突然恐慌、尖叫、過度興奮等,會出現無意義的反復性動作,比如點頭咂嘴、咀嚼吞咽等。
良性少年肌陣攣癲癇
此類癲癇是一種癲癇綜合征,發病年齡一般12-18歲的青少年期,常在早上睡醒或午睡醒來的時候發作,發作以肢體肌陣攣性抽動為主要表現。發作頻率較高,比較常見的誘發因素有睡眠不足、過度疲勞、強光強聲刺激等。
良性家族性新生兒癲癇
此類癲癇屬于家族性疾病,是一種新生兒部分性癲癇綜合征,大多數在出生后第二天或第三天發病,一般三周左右能停止發作,個別持續時間較長,可達八個月左右。發作一頻繁的驚厥為主,可能是全身性的發作或部分性發作,發作開始為強制陣攣性發作,可伴發呼吸暫停、運動性癥狀、自動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