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是支持下肢運動的重要關節。因此,當患者髖關節受累,關節間隙變窄時,無菌性炎癥會附著在髖關節周圍,反復侵蝕刺激會導致關節局部缺血、水腫和炎性疼痛。隨著時間的推移,炎癥在兩髖關節積聚,引起粘連、毛細血管阻塞、微循環支持通道阻塞,使藥物營養無法進入,代謝產物無法排出,關節代謝性炎癥功能喪失,炎癥的積聚保持并增加,不斷侵蝕骨頭和關節組織,加重關節損傷。強直性脊柱炎的誤診率比較高,特別是在中期的的時候很容易誤診。在早期的時候,如果早治療的話基本上是可以恢復到正常的,如果錯過這個時機,病情發展到中晚期,就很容易引起股骨頭壞死、髖關節強直、頸椎強直、胸椎強直、腰椎強直,造成了嚴重殘疾,而且約90%的病人在患病3年后才確診,增加了致殘率。
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對果實類食物同樣需要多吃:比如吃栗子、核桃等等有補腎強筋健骨的作用,這兩種食物患者在平時可以生吃還可以熟吃,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而患者在平時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堅持營養均衡的情況下多吃這些食物才會收到效果強直患者需要多做胸廓運動和深呼吸運動,強直性脊柱炎的病情發展一般是沿著脊柱上行發展的,為了避免強直病情發展影響到胸廓和呼吸,在治療的同時建議進行胸廓運動和深呼吸運動。胸廓運動以較大限度擴張胸廓為基準,而深呼吸運動則是交替使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另外可以充分利用水的浮力放松肌肉關節,如果會游泳的患者朋友,可以游泳來鍛煉關節肌肉。但需注意的是一次游泳的時間不宜過長,游泳后熱水淋浴,并擦干體表水分。強直病情較重的晚期患者可在床上或墊子上進行伸展運動、轉體運動、胸膝運動等。
累及髖關節是強直性脊柱炎的危害之一,造成股骨頭內纖維組織大量增生,導致關節軟骨面受到長期的壓力,軟骨營養障礙而發生破壞、變薄,直至消失。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普遍都伴有骨質疏松,以椎體改變比較明顯,并且多伴有骨質增生、韌帶骨化和骨關節硬化等,一般常常是骨質增生和骨質疏松同時并存,以脊柱各椎體表現較為明顯。強直性脊柱炎晚期有少數患者馬尾神經受損出現慢性進行性馬尾神經綜合征。只有了解了強直性脊柱炎的相關表現癥狀,那么大家才會知道自己是否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知道自己的強直性脊柱炎到了哪個階段了,這樣才能更好的去進行預防和治療。醫生提醒:當檢查出患有強直性脊柱炎時,在選擇治療上一定要去正規的大醫院,切勿盲目相信小廣告和小診所講的療效,以免加重病情,導致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