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骨性關節炎的藥物主要包括止痛藥跟營養補充劑,止痛藥通常包括非甾體類的止痛藥物,這是針對疼痛癥狀較輕的患者來使用的。如果疼痛程度較重,可以選擇服用阿片類的藥物,如果還是不能止痛,就要口服中樞鎮痛阿片類藥物來進行止痛了。另外還可以通過口服氨基葡萄糖來對軟骨關節進行營養支撐。
骨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慢性關節病,發病早期由于難以找到明確的病因,治療的時候主要以幫助病人止痛的主要治療目標,但這只是暫時緩解的一個治療方案,想要做到“治標治本”,合理用藥是關鍵,那么治療骨性關節炎的藥物都有哪些呢?今天小編主要給大家介紹常見的3種。
一、鎮痛類藥物。臨床研究數據表明,骨性關節炎多發于中老年人,由于骨性關節炎在發病早期通常比較難找到相應明確的病因,因此治療時會以止痛為主,一般會建議病人使用鎮痛類藥物。常見的鎮痛藥包括對乙酰氨基酚等,與常見的非甾體抗炎藥的止痛效果沒有明顯差別,且對于老年人來說,副作用會比較少。要注意的是,鎮痛類藥物不能經常服用,只能作為暫時性的止痛藥物,想要有效治療還是要遵醫囑來進行診治。
二、非甾體類抗炎藥。這是治療骨性關節炎最常見的藥物,主要是針對表現為骨關節腫痛、出現積液以及活動受到限制等癥狀來進行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雙氯芬酸鈉如戴芬、扶他林,還有西樂葆、萬絡等,這些都是對關節軟骨不良反應較少的,臨床上被廣泛應用。而**這類消炎藥,由于會遏制關節軟骨基質的合成作用,長時間使用雖然能改善關節疼痛的癥狀,但是也會使骨性關節炎本身的病癥加重,因此不推薦經常使用。
三、氨基葡萄糖。市面上的氨基葡萄糖藥物主要有硫酸氨基葡萄糖和鹽酸氨基葡萄糖,常用名為維骨力。這是治療骨性關節炎最常用的輔助類藥物,它的副作用較其他止痛類以及消炎類藥物要少,通常表現為輕度的胃腸反應、嗜睡以及便秘。氨基葡萄糖主要的治療作用為保護病變關節周圍的軟骨組織以及修復相應的受傷軟骨組織,同時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消炎作用。
總的來說,目前市面上還沒有能完全**以及扭轉骨性關節炎病情的藥物,醫生建議使用的一般為止痛藥、消炎藥以及輔助類藥物。骨性關節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不僅會影響到老年人的日常活動和生活質量,還可能因為延誤治療而導致病情惡化發生其他病變,因此大家在治療時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