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變化,痛風的發病率琢年增高,而西藥因服用時間長,副作用大,病人往往不能堅持用藥,難以獲得鞏固療效、
我認為,痛風患者多見于中老年形體肥胖病人,其臟氣漸衰,食膏梁厚味,生濕熱,損害臟腑功能,致脾腎氣虛,功能失常。脾失健運,升清降濁無權,腎虛氣化失司,不能分清泌濁,水濕內生,與濕熱之邪相戀而成濁毒,滯留血中,隨血而行,留滯關節,阻于經絡,日久而成瘀滯,傷筋而成本病
我認為急性期應該治以清熱利濕,化瘀泄濁,用忍冬藤,黃柏,蒼術,知母,生石膏等清熱利濕,改善關節局部癥狀,用土茯苓,車前草,萆薢利濕化濁促進尿酸排泄,可較快緩解病情,緩解期化瘀泄濁為主,調補脾腎,以黃芪,黨參補脾腎之氣,加桃仁,紅花,地龍等活血通絡,以改善關節功能,可使血尿酸濃度得以降低,且停藥后療效穩定,但必須注意治療期間,矚患者多飲水,避免進高嘌呤飲食,戒煙酒,以消除誘因,鞏固療效,防止復發。
藥物組成:黃柏10克,蒼術15克,知母10克,土茯苓15克,萆薢15克,車前草30克,懷牛膝15克。
加減法:發作期發熱甚者加生石膏30克,關節紅腫劇烈加忍冬藤30克,赤芍15克,痛甚者去蒼術,加白芍15克,緩解期氣虛者加黨參,生黃芪各20克,關節僵硬,活動欠佳加桃仁15克,地龍10克,紅花5克,伴痛風石者加炮甲10克,中藥每日1劑,水煎服。10天為一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