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我國常見癌癥之一。在中醫臨床中多屬于“肝積”、“痞氣”、“臌脹”、“黃疸”等范疇。祖國醫學認為情志抑郁、氣機不暢,肝失疏泄,故見上腹脹痛,胃納減退,苔膩,脈弦細;氣滯血淤,血性受阻,日積月累,故見肋下有積,脹痛不適,倦怠乏力,面色黧黑,消瘦,苔膩,舌質紫暗,脈細澀;脾虛生濕,濕郁化熱,熱毒內蘊,故見黃疸,發熱,齒衄;臌脹,苔黃膩而感,脈弦數。
1健脾活血湯:功能健脾理氣,破血緩癌。主治原發性肝癌。《金匱要略》云:“見肝之病,知肝傳脾”。晚期肝癌,多呈現肝失條達,脾失健運,二臟同病。益氣健脾、理氣疏肝、具有破血、利水、解毒、止痛功效。
本方治療600例中晚期原發性肝癌,臨床分期,單純型Ⅱ期320例,Ⅲ期50例,硬化型Ⅱ期160,Ⅲ期30例。炎癥型Ⅱ10例,Ⅲ期30例(2)緩癌益肝湯:功能健脾理氣。主治原發性肝癌……“脾為后天之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肝癌兼雜證多,發展迅速,預后兇惡,關鍵臟器脾胃,故以本方治療Ⅱ期肝癌取得較好療效。
肝癌初期癥狀不明顯,確診時多數已是肝癌中晚期。如今中醫藥成為應對晚期肝癌的發展方向,“帶瘤生存”是指肝癌患者經過中醫治療后,常見的肝癌癥狀消失,有效的遏制了癌細胞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