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褐斑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近年來,隨著黃褐斑發病率的上升,導致人們對黃褐斑疾病已漸漸形成恐慌。由于黃褐斑的發病因素尚不明確,除日曬、化妝品、遺傳等常見因素外,專家組織對黃褐斑的進一步研究,目前,黃褐斑最新研究表明:黃褐斑的發病因素遠遠不及以上因素,下面為什么會長黃褐斑的重要結論。
一:內分泌改變。
為什么會長黃褐斑:由妊娠或口服避孕藥等導致激素改變可能是主要的誘發因素。這些改變因血中的雌激素、孕激素或促黑色素細胞激素(MSH)水平增高,使黑色素細胞活性增加。雌激素可刺激黑色素,分泌黑色素顆粒,孕激素可促使黑色素體轉運和擴散,高水平的MSH能促使黑色素細胞高親和力的受體結合,并與孕激素和雌激素協同作用而增加黑色素量,出現明顯的色素沉著。
研究表明:黃褐斑患者的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測定結果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女性激素與黃褐斑有密切關系,女性黃褐斑發病與下丘腦一垂體一性腺軸(HPA軸)功能紊亂有關。
臨床發現:并非所有妊娠或口服避孕藥的婦女都伴發黃褐斑,且部分患者分娩后或停止口服避孕藥后黃褐斑仍可持續存在,未婚、未孕的正常女性和男性患者亦發生黃褐斑,這可能與部分黃褐斑患者面部黑色素細胞對激素變化高度敏感有關。
二:慢性疾病。
為什么會長黃褐斑:某些慢性疾病,特別是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子宮附件炎、不孕癥等,還有肝病、慢性酒精中毒、甲狀腺疾病、結核、內臟腫瘤者也常發本病,這可能與卵巢、垂體、甲狀腺等內分泌異常有關。
專家組曾對108例患黃褐斑的女性作甲狀腺功能的測定,發現其T4、水平顯著高于正常人。中醫認為慢性消耗性疾病久病挾瘀、脈絡 瘀阻、病位深重,與肝、脾、腎的機能關系密切,常將黃褐斑局限部位分部歸屬臟器論治,這類患者祛斑療效往往較差,治療上也以內治為主。
三:紫外線。
為什么會長黃褐斑:紫外線是導致黃褐斑加重的一個重要因素。紫外線作為一種外源性刺激可激活酪氨酸酶活性,使照射部位黑色素細胞增殖,黑色素生成增加,經常日照可使面部尤其是前額、頰部和口唇部表皮黑色素細胞明顯增多。
研究發現:UVB對黑色素生成的影響可能是通過增加黑色素細胞的MSH受體的活性,提高黑色素細胞對MSH的反應性,從而刺激黑色素細胞有絲分裂并向角阮細胞轉運。在黑色素細胞中,有一種或多種VD化合物可能調節或誘導黑色素的合成。光化黑色素沉著,還可能涉及皮膚內許多其它生物化學系統,如:花生四烯酸和一些環氧產物、前列腺素D(PGD)和前列腺素E(PGE)等;這些變化都有可能使黑色素細胞突然增大,調節和誘導黑色素的合成和轉運。
四:情緒變化、精神抑郁。
為什么會長黃褐斑:情緒變化、精神抑郁或激動常致黑色素加深,這一機制可能是通過下丘腦一垂體系統導致MSH釋放增加而致黑色素沉著。精神因素與黃褐斑發病直接相關性及神經肽(NIP)對MC的生物學性狀有重要影響已不斷得到證實。中醫認為憂思抑郁傷及肝脾,脾虛肝郁,血弱不華,因郁致病。
據專家針對育齡期女性200人的調查發現:黃褐斑的患病率達39.72%,情緒長期不佳與黃褐斑的發生呈顯著相關性。因此黃褐斑可能是一種心身疾病,因此專家建議:藥物治療同時給予心理疏導和心理治療有助于提高黃褐斑的整體療效。
五:皮膚微生態平衡。
為什么會長黃褐斑:人類正常的皮膚有維持自身穩定的能力,菌群之間存在共生或拮抗作用,如果皮膚、環境和菌群處于不協調的病理狀態,即微生態失衡狀態,就會造成皮膚病理性損害。黃褐斑的成因與皮膚微生態的紊亂和失調相關。
皮膚正常菌群數量、分離率等的改變如常駐菌分離率降低、暫駐菌分離數量明顯增加均可使皮膚定植抗力下降,甚至影響皮膚和粘膜的免疫和代謝功能。研究證實:黃褐斑病人皮損區暫住菌改變明顯,如棒狀菌、需氧革蘭陰性桿菌及產色素的微球菌,尤其是產生褐色素、桔黃色素的微球菌增加顯著,而常駐菌分離率與健康人相比明顯減低,提示皮膚菌群改變后,細菌產生的色素吸收和沉積參與了黃褐斑的形成。
六:自由基學說。
為什么會長黃褐斑:當人體清除自由基的功能降低時,自由基會與機體發生迅速作用造成強烈損傷,其中氧自由基對脂質生物膜關系最大,過氧化酯質(LPO)即體內細胞膜結構中多價不飽和脂肪酸受氧自由基作用生成脂質過氧化物。SOD為體內天然的氧自由基清除劑,可使超氧陰離子的歧化反應大大加速,使之無害;過量生成和SOD活性降低均可造成膜脂質過氧化,使膜結構和功能受損,引起多種疾病。
研究表明:針對黃褐斑患者血中LPO和SOD含量測定,發現LPO明顯增多42.9%,SOD顯著降低82.9%,SOD和LPO比值下降;另有研究測得黃褐斑患者血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明顯低于正常人,亞油酸及花生四烯酸含量低于正常人,提示黃褐斑患者體內氧化與抗氧化之間平衡發生紊亂,脂質過氧化反應增強,抗氧化酶的保護功能減弱。
七:其它。
為什么會長黃褐斑:①:化妝品常可誘發黃褐斑,這可能與其中某些化學成分,如氧化亞油酸、枸櫞酸、水楊酸鹽、超標量金屬、防腐劑、香料有關,劣質化妝品更甚。
②:長期應用某些藥物,如冬眠靈、苯妥英納、安替舒通等可誘發黃褐斑。一些常用中藥,如旱蓮草、無花果、丹皮、蛇床子、補骨脂等對酪氨酸酶均有激活作用,其中補骨脂、無花果屬傳統光化學療法的光敏劑。
③:微量元素對黃褐斑也有一定影響,酪氨酸作為含銅酶、銅的絡合劑可阻礙酪氨酸酶反應,部分黃褐斑患者血清銅水平明顯升高,導致該酶活性增加,產生色素沉著。
④:遺傳因素與黃褐斑有關,患者中有家族史者多見,具有家族史 的男性患者比例較女性更高,遺傳可能是男性黃褐斑的主要病因之一。
⑤:近年來城市粉塵及二氧化硫濃度增高、飲水質量下降、紫外線輻射強度增大是地區性患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上內容在專家組近期針對為什么會長黃褐斑的重要結論,希望大家能更好的認識到黃褐斑疾病給我們帶來的危害。專家建議: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為了保持肌膚的白皙亮澤,在夏季尤其要預防紫外線引起的黃褐斑,更要重視防曬建議在SPF30左右的防曬霜較好。此外;較好隨身攜帶遮陽傘、遮陽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