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兩對半檢查項目主要有五項,分別為表面抗原、表面抗體、E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通過乙肝五項檢查可以判斷是否感染乙肝,一般通過檢查結果顯示的陰性或者陽性區分。乙肝兩對半檢查結果若顯示為表面抗體陽性,其他陰性或者五項全陰則表明你是健康的,相反則表示體內有乙肝病毒,感染了乙肝。
乙肝五項(俗稱二對半),是檢查乙肝病毒(HBV)感染最常用的血清學標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殼蛋白,本身不具有傳染性,但它的出現常伴隨乙肝病毒的存在。小三陽即E抗原陰性,是指在乙肝的“兩對半”檢查的五項指標中,表面抗原(HBsAg)、E抗體(HBeAb)和核心抗體 (HBcAb)檢測均是陽性。在乙肝兩對半檢查報告中的所體現形式是HBsAg(+)、抗HBe(+)、抗HBc(+)。
乙肝小三陽兩對半的意義是什么?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乙肝小三陽患者有的需要及時治療,有的卻不需治療。乙肝小三陽的存在無論是怎樣一種形式,對人體健康都是一種潛在的威脅,及時徹底地清除它們不容置疑。多年以來,醫務工作者一直致力于這項工作,但是收效不大。有些“乙肝小三陽”肝功長期穩定,并無明顯不適,卻急于轉陰治療,花了不少冤枉錢也沒有轉過來,有的反而越治越壞;有些“乙肝小三陽”患者肝功長期波動,卻得不到正確的治療,致使病情逐漸發展,最終演變為肝硬化、肝腹水、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