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是由丙
肝病毒(HCV)所引起,通過輸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單采血漿還輸血球、
腎移植、靜脈注射違禁物、性傳播、母嬰傳播等途徑傳播的肝臟
疾病.
丙肝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2007年11月16日,國內丙型肝炎防治論壇在京召開。會上公布的一組數據令人觸目驚心 我國一般人群抗-HCV陽性率為3.2%,約3800萬人
感染丙肝病毒。由國內肝炎防治基金會發起的丙型肝炎認知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一般人群中,僅1%對丙肝的傳播途徑、預防措施有正確認識,僅5%受訪者接受過丙肝抗體檢測。而《國內醫務人員丙肝認知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醫務人員對丙型肝炎的認知狀況并不樂觀。
丙肝診斷并不難
上海華東肝病診療基地專家指出,由于丙肝癥狀隱匿,又不是常規體檢項目,八成丙肝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上了丙肝,大多數人對
乙肝過度恐懼,而對丙肝卻未引起應有的重視。一般情況下,患者是通過輸血或其他血制品(如血漿、球蛋白等)途徑感染丙肝病毒,外傷、不衛生的
生活習慣,也會造成丙肝病毒的播散。由于丙肝病毒隱匿性很強,癥狀不明顯,而大眾對丙肝的防范意識淡薄,所以八成的丙肝患者仍然流失在外,未能到正規
醫院接受治療,一部分人很有可能在未來惡化成
肝硬化和
肝癌患者。
專家還指出,丙肝診斷并不難,只要接受
血液丙型肝炎病毒抗體和丙肝病毒核糖核酸檢測,就能明確診斷。有輸血史或者使用過血制品的人,每年體檢時發現肝功能有波動、但乙肝檢查又是陰性的人,都應該考慮做一個丙肝抗體檢查。曾經紋身、紋眉,以及和丙肝患者、家屬共用過剃須刀、牙具的人,也需要檢查是否有丙肝。
丙肝的傳播途徑
丙型肝炎主要由血液、體液傳播,占輸血后肝炎的70%。如通過輸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單采血漿還輸血球、腎移植、靜脈注射違禁物、性傳播、母嬰傳播等
傳染引起的。
1,輸血和血液制品的患者和供血員、靜脈毒癮者均可通過輸入被病毒污染的血和血制品感染丙型肝炎;采血和血球回輸的交叉污染;共用不潔注射器而造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2,丙型肝炎患者生活中密切接觸,如家庭成員夫妻、子女、父母之間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特別是在非輸血傳播的患者中可能占重要地位。
3,母嬰傳播:大量研究表面HCV的母嬰傳播是存在的,并可分為宮內感染及分娩時傳播及產后通過哺乳等傳給嬰兒。
4,通過性傳播:如丙型肝炎患者的彩虹戀及異性戀人、妓女等性混亂者均存在傳播、感染丙型肝炎的可能。
5,接受臟器移植者,均可通過血清抗-HCV陽性的器官移植供體、骨髓或術中大量輸血而造成感染。
丙肝的癥狀及危害
丙肝癥狀:
1、急性丙肝:急性丙型肝炎的臨床表現一般較輕,少數患者以頭痛、
發熱、四肢酸痛等癥狀為主,類似感冒。有全身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油、腹脹、肝區痛、尿色加深等。肝功能改變主要為ALT升高。
2、慢性丙肝:輕度:病情較輕,可反復出現乏力、頭暈、食欲有所減退、厭油、尿黃、肝區不適、睡眠不佳、肝少大有輕觸痛,可有輕度脾大。中度: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居于輕度和重度之間。重度:有明顯或持續的肝炎癥狀,如乏力、納差、腹脹、尿黃、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癡、脾大。
3、重型丙肝:2周內出現極度乏力,嚴重
消化道癥狀,出現
神經、精神癥狀,表現為嗜睡、性格改變、煩躁不安、昏迷等。
其實在生病過程中的心理因素對人體的恢復和治療效果也很重要,心理的壓力同樣可以造成人體易疲勞,感覺乏力等。所以在病情積極治療和控制的同時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情,往往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可以獲得更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