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面癱的治療目的是減輕患者的痛楚、面部僵硬及纖維化現象,一般而言,冷敷、紅外線、超聲波、肌肉刺激等治療方法都適用。醫學專家指出,面癱的治療目的是減輕患者的痛楚、面部僵硬及纖維化現象,一般而言,冷敷、紅外線、超聲波、肌肉刺激等治療方法都適用。然而會視乎疾病情況而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舉例說,如患者有發熱現象,即表示有炎癥,此時可能需要采取超聲波、冷敷等處理;若然面部肌肉長時間靜止或拉緊,此時便需要用到電流刺激神經線,促使肌肉活躍起來,維持柔韌性,防止發生肌肉萎縮。
一般患者通常在2個月內已可完全康復,若接受治療后,2-3個月仍無轉變,便有可能需要接受外科手術,不過臨床上比例較少。
面部肌肉運動與護理細節
醫生還提醒,病人除了接受適當的治療外,亦要自行做一些簡單的面部肌肉運動,以訓練面部肌肉加速復元。例如,提起眼眉,緊合雙眼、淺笑(不露齒)、拉開嘴角、“嘟”長嘴、皺眉頭、皺鼻梁等,甚至是用飲管吸水都可以。
除此外,每天還應該注意一些護理細節,讓面部得到恰當的保護——
保護眼睛:由于眼睛無法緊閉,也沒有眨眼等反射動作,所以為避免眼睛發炎,患者需要佩戴太陽眼睛外出,以防陽光或異物的傷害;眼睛若感干燥,可使用眼藥水(必須請示醫生);晚上睡覺時,應用消毒紗布蓋眼睛或戴眼罩,以免受異物傷害。
避免迎風:出外時,用頭巾保護面部,免受風吹。尤其是發生過面癱的人,在冬天時很容易復發,因此他們較一般人更注意面部的保暖工作。
護理皮膚:患者的面部較緊,因此應涂上面霜來保持皮膚濕潤。
預防牙患:因咀嚼肌肉麻痹,食物容易留于齒縫間,所以患者應經常漱口及進食后刷牙,保持口腔清潔。
自我按摩:以溫和的力度,用手輕按面部肌肉,有助于改善面部麻痹及緊張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