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李玉珍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李玉珍大夫個人網站 > 面肌萎縮容易與哪些癥狀混淆

面肌萎縮容易與哪些癥狀混淆

時間: 2013-07-03 04:53   來源: 求醫網

  面肌萎縮亦稱面肌抽搐或偏側面肌痙攣癥,是一種常見病與多發病,有些原發性面肌痙攣的病人多數在 中年以后發病,女性較多 。病程初期多為一側眼輪匝肌陣發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漸緩慢擴展至一側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為人注意,嚴重者甚至可累及同側的頸闊肌,但額肌較少累及。患者面部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臨床上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面癱后遺癥面肌抽搐以往有明顯的面癱史,由于面癱恢復不全發生軸索再生錯亂所致,患側多遺留不同程度的面肌無力和麻痹現象。

  2.特發性瞼痙攣為雙側眼瞼肌痙攣,常伴有精神障礙,肌電圖顯示面肌不同步放電,頻率正常,可能系錐體系統功能紊亂所致。

  3.面肌顫搐為面肌個別肌束細微的顫動,常侵入周圍眼瞼肌肉,多限于一側,可自行緩解,可能是侵犯腦干、顱神經的良性病變所致。

  4.習慣性痙攣為小型痙攣,面肌無目的刻板性或反復跳動,多見于一側,多在童年期發病。

  5.中腦和錐體系統病變引起的手足徐動和舞蹈病。

  病史:對于面部肌肉萎縮應注意年齡,發病部位,起病快慢,病程長短等;急性發病,還是慢性發病,是逐漸進展,還是迅速發展,有無感覺障礙、尿便障礙、萎縮是局限性還是全身性,肌力如何,肌肉無力與肌肉萎縮的關系,有無肌肉跳動和疼痛,活動后是加重還是減輕,既往史應注意有無伴發全身性疾病如惡性腫瘤、結締組織疾病、消耗性疾病、糖尿病、尿毒癥、外傷、飲酒、椎間盤脫出、脊髓炎、視神經炎、藥物應用史及中毒史等,有無特殊的遺傳性家族病史等,注意感染史和預防接種史。

  體格檢查:肌肉外形觀察: 臨床上面部肌肉萎縮的診斷應兩側對比,即肌肉萎縮的范圍分布程度,兩側對稱部位的比較,觀察有無肌束顫動、肌力和肌張力情況:肌肉萎縮多伴有肌力低下,所以應注意肌容積與肌力的比較,注意肌肉萎縮部位的肌力。肌張力,檢查時應在溫暖的環境和舒適的體位下進行,應讓患者盡量放松,可通過觸摸肌肉的硬度及被動伸屈患者的肢體時所感知的阻力來判斷。肌張力減低時,肌肉松弛,被動運動時阻力減低或消失,關節的運動范圍擴大,多見于下運動神經元病變。某些肌病如廢用性肌肉萎縮 面部肌肉萎縮的伴發癥: 如骨關節的變形,皮膚癥狀,沿神經走行有無壓痛及腫物等,注意有無感覺障礙感覺障礙的分布,范圍和性質如深淺感覺障礙或復合感覺障礙、感覺分離等,萎縮肌肉有無自發性疼痛和壓痛等。

  輔助檢查:神經源性面部肌肉萎縮:根據萎縮范圍和分布確定檢查、般肌電圖、相應部位的 CT或MRI、腰穿檢查、神經肌肉活檢等;肌源性面部肌肉萎縮:應檢查肌電圖 、血清肌酶系列 、血鉀血清抗體、 尿肌酸檢查、肌肉活檢等。

分享贏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