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表明慢阻肺患病率具有5個特點,即不同國家和地區COPD的患病率存在差異;患病率整體呈上升趨勢;患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高;男性患病率顯著高于女性;我國不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患病率存在差別。除了吸煙、遺傳因素等因素外,近年來環境因素特別是室內空氣污染與COPD的聯系日益受到關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為一種世界性疾病,慢阻肺是一種逐漸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壞性肺部疾病,它包括常見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其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逐步增高,作為全球十大疾病殺手之一,慢阻肺并沒有受到大眾高度重視,如果早期預防,及早診斷,及早治療,不僅可以減輕慢阻肺患者本人及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并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
全世界有6億人患有慢阻肺,有50%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人的肺部如果有30%發生病變,仍然可以正常生活,但是當達到40%這個臨界點時:肺功能會成倍的惡化繼而出現咳、喘、憋癥狀。如果不盡快及時治療就會迅速發展,慢阻肺三步曲: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最后死于呼吸衰竭。
目前全球40歲以上成年人中至少由10%患有該病,成為與艾滋病并列的第四大“殺手”。
在美國,COPD居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僅次于心臟病、腫瘤和腦血管病。由一項研究結果表明,2020年COPD將成為世界疾病經濟負擔的第五位。
目前國內40歲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總患病率達8.2%,患者已超過3800萬,慢阻肺已成城市第一殺手疾病,農村第四大致死性疾病。在國內慢阻肺的漏診率很高,尤其是在農村,大多數COPD患者都是在出現中重度癥狀體征后才被診斷。并且國內慢阻肺患者呈現低齡化現象。
溫馨提示:專家提示患者,慢阻肺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慢阻肺患者早發現,早治療至關重要。慢阻肺的高發原因除了吸煙、遺傳等因素外,和環境污染、職業接觸和化學品等因素也不容忽視。